据晚点消息,2025年7月,中国外卖市场再度掀起补贴大战。淘宝闪购宣布投入500亿元补贴计划,淘宝天猫的市场团队拿出比肩双11的预算和阵仗,把各大应用开屏刷成了橙色。

7月5日上午,美团在多个城市监测饿了么的配送情况,发现没有超出预期,一位区域经营人员因此松了口气,觉得可能像之前防御京东一样轻松。但临近下午,他和全国其他美团一线经营人员突然接到通知,当天要放开限制,全力补贴、极尽所能跟进淘宝闪购的补贴战,冲高单量。

于是在7月的第一个周末,两大外卖平台动员了数万员工、几十万个商户、几百万骑手,顶着多地近40度的酷暑高温,开始了一场即时零售的压力测试。

品牌商家对美团的全力冲刺毫无准备,大型连锁品牌大多当天下午才接到通知,有些商家甚至表示没接到通知,就发现平台开始补贴自己。

新浪财经记者采访,美团临时阻击后,淘宝闪购员工并没有接到应急预案,淘宝闪购的整体业务节奏没有太大变化,但在短时间增加了大额满减券和应用内的资源位。到了傍晚,一些地区骑手接单的额外冲单奖励已经达到每单 10 元以上。但骑手依然不够用,美团又发了很多限定消费者自取的免单券。

周六美团当天有 2000 万单非餐饮的即时零售交易,很多是瓶装水饮、速冻食品等不需要现场加工的商品。淘宝闪购冲了 1300 万单,很多消费者也是第一次体验在线上购买 30 分钟送达的快消品。

为了尽可能用完券,一些人把冰箱里塞满了蜜雪冰城和瑞幸,并且外卖已经提前预约到未来两三个周了,水、米面、冰激淋、奶粉和纸巾等订单疯涨。

本次补贴大战中,除了运力吃紧拖慢了冲单进度,淘宝闪购还拉来盒马等供给补充餐饮以外的其他商品丰富度,但与美团相比仍有差距。一位美团人士说,网上都说外卖行业在“吃三头”,其实赚钱模型脆弱,一遇到激烈竞争就得“补三头”。

整个外卖市场总量在外卖大战之前日均大约1亿单。但随着京东开始做外卖、淘宝闪购入场,市场规模在这一轮遭遇战前被抬升到每天1.5亿单左右,并在上周六当日冲到2.2亿单,但是其中京东配送了不到2000万单。

据新浪财经报道,淘宝闪购原计划在7月5日冲击9000万至1亿单的日订单峰值,但美团突然加码补贴导致订单量突破1.2亿单,系统因流量过大短暂瘫痪,淘宝闪购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继“双 11”“618” 之后,阿里试图再造一个全民参与的促销节日“超级星期6”,未来的 100 天里,消费者在每个周六都可以买到超低价甚至免费的奶茶咖啡和快消速食,就像双 11 一样,消费者薅羊毛、囤货,运力爆单。

不同的是,购买的商品会被30分钟送达。每一个周六,阿里都可能面临行业巨头美团的直接阻击。

为何淘宝难以复制京东式奇袭?一方面,京东进入外卖市场时,美团似乎还没有做好大打一场外卖战的应对准备,主要战力仍在推自身瞄准的即时零售,而对餐饮外卖等自身基本盘有所懈怠,所有的战略布局以及优惠策略都稍微滞后,整体节奏一直在跟着京东走,一直被京东牵制。而当前,美团已度过最初危机期,对于其他平台的补贴和外卖策略准备良好,迎战淘宝更为迅速。

淘宝则失去了年初京东外卖奇袭而入的效果。

其次是淘宝闪购仍以流量思维为主,缺乏对本地生活服务的深度理解,补贴未能有效转化为用户留存,美团通过十年积累构建了从商家到骑手的完整生态系统,淘宝短期内难以突破。

最后,淘宝单纯靠补贴难以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用户习惯难以改变依旧是淘宝面临的重要问题。不过,淘宝目前进攻外卖的主要目标,和京东其实一样,仍然是要稳住不断迁移到即时零售上的在线电商的零售基本盘。

当前,以攻为守的策略,是淘宝不得不为之的动作,京东快人一步已经得到部分他们想要的结果。目前,淘宝能否复制稳住迁移的基本盘的目标,目前看难度非常大。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