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正观新闻记者拜访了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分会副主任杨翔飞,此时的他刚刚从北京参加展览活动回来。

记者受邀走进杨翔飞的一处居所,这里摆满了他收藏的1921年-1949年期间的历史画报、画册、日军作战地图、照片等形式各样的文献资料。33年来,杨翔飞四处奔走,收集了10万余件文物。这些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我们不需要战争,但我们需要了解战争”,杨翔飞说。

日军镜头下的铁证

书桌上的《罪证——日军镜头里的侵华记录》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一本由杨翔飞提供资料,中央文献出版社编纂而成的书籍,其中日军侵华写真图片资料尤为珍贵。它们并非第三方记录,而是来自日本著名新闻机构在侵华战争期间出版的临时增刊——《北支事变画报》《支那事变画报》《支那事变写真集》《大东亚圣战海军作战写真集》等。

这些由日本战地记者亲手拍摄的照片,以其内部视角,忠实地记录了日军侵略北京、上海、郑州、太原、苏州、南京、香港、武汉、海南岛等多个中国城市的过程。

图片中,侵华日军侵占宛平后,在残破的城头上张牙舞爪,欢呼“胜利”;当上海闸北战后的余尘还未消散,宛如地狱一样的街道上,布满残垣断壁,拉着炮车的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员在转移战场;在印着“誓复国仇”四字的南京城南门前,侵华日军坦克猛击城墙……这本侵华记录,收集了侵华日军随军记者或士兵拍摄的历史照片,留下了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土地上狂轰乱炸的罪证。

“当年他们为了炫耀战绩而拍摄,今天却成了日本军队侵华的有力罪证。”杨翔飞表示:“这也可以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人和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经历百年浩劫的那段痛苦历史,对于侵华日军的弥天大罪,中国人民应该世世代代铭记于心。

“重新审视这些藏品,心就开始痛”

除了作战照片,日军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的罪行也被记录了下来:河北定县被毒气毒死的儿童倒散在地;731部队做的人脑切片和杀害的国人;被挖肝的成堆幼童;沟壕中成排的南京市民尸体;被抢夺的佛像和粮食……这些图片揭露了日军恣意奸淫、砍杀抢掠,甚而数千次使用毒气等的非人面目。每一张图片,每一行文字都是日军侵华的铁证,赤裸裸地暴露了日军的残酷暴行,成为侵华铁证如山、不容篡改的“自供状”。

 “当夜深人静,每次我重新审视这些藏品,心就开始痛。”杨翔飞坦言,每当翻阅这些画册,历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生动的画面将屈辱与伤痛具象化。那些由侵略者自己记录下的暴行画面,总让他感到极度不适,一股强烈的民族屈辱感油然而生。“陷落,陷落,陷落,我们的土地屡遭践踏……对具体事件的考证已没有什么意义。中国一定、一定要强大起来!”这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他发自内心的呐喊。

“这警示每一位中国人,不忘历史,奋发图强,共铸中华民族昌盛,国家富强!”他坚信,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及亚洲的罪行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

33年收集10余万件档案史料

谈及收集的档案史料,杨翔飞称他搜集到的1921年-1949年期间的史料,目前已有10余万件,其中印证日军侵华的藏品有两万余件。33年间,致使杨翔飞锲而不舍搜集历史证据的原因,源于一段城墙。

杨翔飞幼年生活在河南省三门峡卢氏县,崤山、熊耳、伏牛山三大山脉贯穿而过。七八岁时,他在县城里的一段城墙边玩耍,发现了弹壳。后来他听老人说,弹壳是以前日本侵略中国时,日本兵在这里打仗留下的。这让长大后的杨翔飞很不解,老家在一片山区,日本兵怎么会来这么偏僻的地方呢?带着这份不解,杨翔飞特别留意与那段历史有关的物证和史料,希望能解答心中的疑惑,于是他到处搜集关于卢氏那段历史的物件。

“那时候在郑州或是三门峡,谁要拉个架子车,我一定要去翻翻。”杨翔飞喜欢收藏的名声便逐渐传了开来。一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希望购买他手中的文物,杨翔飞执意捐赠,这一过程中,他也明白了这些文物的历史意义,自此更坚定了收集文物的决心。

如今,作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副主任,他的收藏已涵盖长征、抗日战争及整个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献、文档书刊、画报、地图、布告、图片等,其贡献也获得广泛认可。2004年他入选CCTV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2011年获评中国收藏家协会优秀收藏家,2024年底在河南省收藏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上荣获“杰出收藏家”奖。

从卢氏城墙上的弹孔出发,到守护民族记忆的十万余件证物,杨翔飞一直践行着“了解历史,坚定真相”的信念。他的藏品透过历史的迷雾,为后人敲响长鸣警钟。在历史的碎片中,他拼凑着不容忘却的真相,守护着一个民族从血火中淬炼出的尊严与力量——唯有铭记苦难,方能珍视和平。这也是杨翔飞和他的十万余件藏品,留给这个时代深沉的回响。

杨翔飞不仅收藏历史,更致力于让历史发声。他深知这些文物属于国家和民族,因此多次无偿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河南博物院、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等机构捐赠重要档案文物,让历史记忆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发挥教育和警示作用。

“我未来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建一座红色收藏展览馆,让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也能够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走过的艰苦岁月和光辉历程,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想让自己的红色藏品走向全国,在全国各地举办革命文物巡展,让参观者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杨翔飞说。


统筹:石闯
编辑:古晨茜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