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小微企业面临订单萎缩、资金链紧绷等严峻挑战。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力量,瓴岳科技集团旗下洋钱罐借款平台通过智能化信贷服务,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开辟了一条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的新路径。

智能信贷破解小微融资困局

东莞企业家杨先生的经历印证了洋钱罐的服务价值。面对市场波动导致的资金周转危机,他通过洋钱罐平台累计获得20余万元贷款,凭借“全线上申请、分钟级审批”的高效服务,企业得以维持运营并启动转型。这背后是洋钱罐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构建的智能风控体系——通过分析超500个风险维度,实现98%自动化审批率,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行业较低水平,既降低融资门槛又保障资产质量。

“技术+制度”双轮驱动消保革新

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入“大消保”时代,洋钱罐创新建立“三位一体”保障体系: 一是智能防护网,采用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技术,实现用户数据“可用不可见”; 二是制度防火墙:设立CEO直管的消保委员会,将消保审查嵌入产品全生命周期; 三是反诈生态圈:与警方建立联防机制,2023年成功拦截诈骗案件超200起,协助南昌公安破获“代理延期还款”骗局,抓获嫌疑人十余名。平台更通过“消保小课堂”等形式触达超千万用户,提升全民金融素养。

数字化方案助推行业转型

在赋能金融机构方面,洋钱罐展现出深厚技术积淀: 为区域性银行打造“智能信贷工场”,整合获客、风控、运营模块,使贷款审批效率提升70%; 自主研发的“火眼”风控系统实现跨场景数据融合,帮助合作机构将风险识别准确率提高至95%; 智能外呼机器人日均处理10万+客户咨询,人力成本下降40%。目前其数字化解决方案已服务近百家金融机构,管理资产规模突破300亿元。

全球化布局下的合规探索

面对出海机遇,洋钱罐构建了独特的本地化能力: 技术层面:搭建符合GDPR等国际标准的数据中台,实现隐私计算技术输出; 模式层面:在东南亚市场复制“数据最小化采集”经验,用15个基础字段完成精准授信; 生态层面:与当地电子钱包、电信运营商建立联合风控模型,显著降低海外展业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洋钱罐的模式揭示出金融科技进化方向:从单纯流量中介转向深度价值创造。其通过技术穿透金融服务的“最后一道壁垒”,既破解了小微融资“风险与成本”的死结,又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范本。随着数字金融进入“深水区”,这种“科技赋能+生态共建”的模式或将重塑普惠金融新格局。

在2024服贸会上,洋钱罐展示的智能信贷生态系统引发广泛关注。平台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AI、区块链等技术投入,未来三年拟投入5亿元研发资金,重点攻坚农业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场景,让金融科技的温度触达更多经济毛细血管。

撰文丨九裘小妹

编辑|邹猫小妹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九州商业观察

九州商业观察

+ 关注
查看更多文章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