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桂林平乐县发布的一份《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被指抄袭。该文件中,关于平乐县水文的介绍,竟与400余公里外湖南安化县的水文介绍几乎一模一样,连平乐县不存在的“平口镇”“小淹镇”等地名都照搬不误。7月15日,平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通报,承认此信息基本属实,系县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

其具体负责人表示,此规划是由林业局和第三方公司合作完成,有关水文的部分系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数据,“第三方公司做得太粗心了,我们抓紧联系公司来改。”

两份文件对比(图源 中国新闻网)

森林防火事关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关部门守土有责。各地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防火规划。而如今,抄袭其他地方的材料,就算是仅供参考,也无法打消懒政的质疑。可以说,这种纸上形式主义的心态和作风,远比抄袭行为本身的危害更甚。

必须要问,对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抄袭现象,相关部门为何没能及时发现?专业性文件看的人少,就能糊弄人了吗?在防火工作中心存侥幸、弄虚作假,这形式主义邪火该被灭一灭了。

“第三方公司太粗心”或许确系实情,但不能成为把关不严的借口。林业局作为森林防火的责任主体,又是专业单位,怎能连基础的水文数据错误都看不出来?还是说,懒得核对、得过且过?

问题背后,其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作祟个别公职人员乃至政府部门,抄袭拼凑、敷衍交差交出了花拳绣腿的“样子货”,低级错误发人深省。此次事件暴露出相关人员文风不实、态度不端、作风漂浮的痼疾,需对症施药治疗抄袭病。

整改不止于修正文字,该有深刻反思和彻底整治,深挖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破除“随手抄袭”“随意甩锅”的怪圈。

政府文件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每一份公共政策都要经得起实践检验、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才行。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任思凝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