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金刚石产业大会主会场活动中,《中国超硬材料产业集聚区发展竞争指数(2025)》正式发布。该指数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与北京上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基于全国近300个城市的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科学全面的超硬材料产业集聚区评价体系。
北京上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会峰代表发布机构对指数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据介绍,我国超硬材料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涵盖了原材料、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制成品、机械设备等全产业链条。2024年我国超硬材料工业总产值约1000亿元,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单晶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工业金刚石产量占全球95%以上,培育钻石产能占全球50%。截至2025年7月,全国超硬材料企业数量达4.15万家,年均增长率超过15%,全国超硬材料领域有效授权发明专利34929件,较去年增长11.1%,产业综合实力和创新实力实现新跃升。
从区域分布来看,超硬材料产业呈现高度集聚特征。河南、河北、江苏、广东和山东五大省份企业数量合计占比超60%,其中河南省以90%的工业金刚石产能和80%的培育钻石产能稳居全国第一,形成“一核多区”的产业格局。
郑州表现尤为突出,在产业集聚区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中位居榜首,产业链覆盖度超70%,已形成以高新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郑州高新区集聚了311家超硬材料企业,占全国前30个高新区超硬材料企业总量的26.7%,在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方面均具显著优势。
针对未来发展,报告提出多项重要建议:一是建设产业治理数字化平台,打造全国首个超硬材料产业“大脑”,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形成龙头企业信息库、招商数据库等大数据应用,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智能决策支撑;二是实施集群能级跃升计划,引导优质资源向集群高效集聚,持续壮大“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争创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同时组织优势力量开展纳米聚晶金刚石、功能金刚石等技术攻关;三是打造开放式协同创新生态,推动优势地区在产业应用场景与高端制造、半导体、航天航空等前沿领域协同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中国超硬材料产业集聚区发展竞争指数(2025)》的发布,不仅为超硬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正观新闻记者 张晓璐 文 周甬 图
编辑:胡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