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2025国际传播年会暨教育国际传播力学术交流会在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开幕。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传播分会、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出版学院、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协办。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媒体机构、地方国际传播中心、科研院所的近160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汇聚一堂,共话国际传播领域前沿议题。

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河南大学的百年历史传承以及学校在国际传播与跨文化研究领域的鲜明特色。他表示,借助智能技术提升国际传播的精准性、有效性,已成为各界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命题。期待与会嘉宾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聚焦智能传播新趋势,探索精准传播新路径,以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推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王鲁新表示,教育国际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集众智、聚合力,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希望国际传播分会继续发挥好平台和纽带作用,激发更多创新活力,产出更多引领性成果。

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河南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华星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已转向质量突围的新时期,迫切需要大批“懂技术、通文化、精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呼唤教育界、科技界、传播界的深度协同,共同构建技术赋能、人才支撑、价值引领的国际传播新格局。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传播分会理事长孙有中表示,国际传播分会的使命是搭建国际传播教育研究与实践平台,其独特定位在于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分会将持续汇聚学界业界同仁,为培养理解中国、沟通世界的国际传播人才,助力提升国家国际传播效能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年会以“人工智能与精准国际传播”为核心主题,设置多元化议程。会议期间,主旨报告环节聚焦AI时代的国际传播、高校国际传播教育实践、对外传播格局及策略等前沿议题;六大分论坛涵盖国际传播学科建设、国家形象与媒介话语、跨文化交流、数字传播技术、文化软实力、语言传播与翻译实践等多个关键领域;国际传播创新论坛汇集学界业界专家,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国际形象建设、国际主流媒体传播效能评估、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等行业热点问题。

作为主办方代表,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王鹏飞表示:“本次会议设置了多维度的议题,体现出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会议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快推进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统筹:石闯
编辑:岳炎霖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