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智中原,共话发展。9月18日下午,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郑州高新区专场分论坛在郑州天地丽笙酒店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超硬材料协会、《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编辑部及Functional Diamond编辑部共同承办。作为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场分论坛以“行业应用市场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共同探讨超硬材料产业的前沿趋势与合作机遇。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朱礼军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郑州高新区作为河南省第一家开发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区管辖面积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万,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特征,产业人口和高校师生占比突出。目前高新区拥有各类市场主体10.1万家,其中企业7.6万家,在2023年度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中获评四星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在工信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位列第21名。
郑州高新区投资促进部副部长 王帅
在科创资源方面,高新区集聚了国家超算郑州中心以及654家省级以上科研平台,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475件,占郑州市34.66%,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11.3件,稳居全省首位。作为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地区和全省唯一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高新区围绕“智能传感器、超硬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构建了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生态,汇聚了全省70%以上的中高端新材料创新资源,并成功获批省内唯一的“国家级超硬材料产业基地”。
在技术报告环节,多位行业专家带来了前沿分享。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封测分会秘书长 徐冬梅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封测分会秘书长徐冬梅解析了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及金刚石应用前景;
吉林大学教授 贾晓鹏
吉林大学教授贾晓鹏探讨了中国在金刚石高压合成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
湖南大学教授、湖南镭盛机电科技公司总工程师 陈根余
湖南大学教授陈根余分享了激光与机械协同修整金刚石轮的技术突破;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高压技术研究室副主任 彭冲
郑州三磨所高压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彭冲介绍了国产大腔体高压装置与压砧材料的研发进展;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钻头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 冯枭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枭阐述了智能技术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研发中的应用;
河南省亚龙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 孔帅斐
河南省亚龙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孔帅斐展示了新型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研发成果;
未来培育钻石(河南)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陈耿
未来培育钻石(河南)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陈耿则对培育钻石交易中心的运营实践与发展前景作了系统介绍。
在产业对接与自由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围绕超硬材料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与产学研合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所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后续深入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郑州高新区专场分论坛是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的重要组成单元。大会以“汇聚产业链优势,拓展金刚石前景”为主题,于9月17–22日在郑州举办,涵盖主旨报告、多场技术分论坛及三磨展、培育钻石展销会等系列活动,旨在打造国际化、全链条的产业交流与合作平台,进一步巩固河南作为“中国金刚石产业高地”的领先地位。
郑州高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超硬材料产业策源地和集聚区,不仅拥有654家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和1857家高新技术企业,还构建了覆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人才引育的全要素支撑体系。本次专场分论坛通过精准的议程设计和丰富的互动环节,为参会者搭建了高效的合作桥梁,现场签约及意向合作金额预计超亿元。
未来,郑州高新区将继续强化政策引导与服务保障,推动超硬材料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领域升级,助力郑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刚石产业创新中心,为实现从"材料输出"向"技术输出+品牌输出"的战略跃迁贡献高新力量。
统筹:王绍禹
编辑:彭茜雅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