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赏南腔北调,品味戏韵之秋。记者从郑州大剧院获悉,10月11日至11月9日,郑州第五届南腔北调戏曲节将在郑州大剧院火热启幕。本届戏曲节汇聚昆曲、河北梆子、豫剧、黄梅戏四大剧种,邀请多家知名院团与多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联袂登台,以“场场有梅花”为核心亮点,连续一个月为广大市民呈现高水准、高规格的戏曲艺术盛会。
“梅花”竞放,名家名团星光熠熠
据了解,本届戏曲节力邀北方昆曲剧院、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河南豫剧青年团、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四大名团齐聚郑州,并由多位“梅花奖”获得者领衔主演。
开幕大戏昆曲《牡丹亭》中,“梅花奖”得主魏春荣以婉转唱腔动人演绎“游园惊梦”的缠绵情思。河北梆子板块,吴桂云、郝士超、孙娜三位“梅花奖”得主共同献演《钟馗》,该剧“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以燕赵大地高亢激昂、刚健质朴的文化气质,诠释“捉鬼大神”钟馗报恩的经典传奇;“梅花奖”得主郝士超、邱瑞德主演的《宝莲灯》融合昆曲、民歌、红绸舞与扇子舞,精彩再现沉香劈山救母的不衰经典。根植于中原文化的豫剧《妇好》提升版,由“梅花奖”得主吴素真领衔,展现殷商女将军执钺而舞的英姿,伴以青铜编钟奏响千年传奇。黄梅戏板块,“梅花奖”得主何云携两部黄梅戏经典作品,为戏曲节圆满收官,她将在《红楼梦》中反串小生,演绎封建家族兴衰;并特邀出演《女驸马》其中一折,动情讲述“为救李郎离家园”的爱情传奇。
从昆曲的典雅、梆子的激昂,到豫剧的醇厚、黄梅戏的明快——本届戏曲节以层次丰富、品质优秀的剧目编排,平均每周一场的演出节奏,为观众带来兼具文化底蕴与艺术亮点的戏曲体验。
多元互动,推动戏曲破圈传播
戏曲节期间,郑州大剧院充分发挥空间与平台优势,构建“剧场演出+空间活动+云上剧场”三位一体的节季体系,以活态戏曲文化传播,推动戏曲以更开放、更亲切的形式走近大众。
除精品演出外,戏曲节还将表演延伸至公共空间,推出后台探班、戏曲工坊、快闪巡游、戏曲对谈等多种互动活动,让观众近距离接触名家名团,沉浸式体验“声、面、神、形”的戏曲美学,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鲜活生命力。同时,“云上剧场”同步启动,周周有好戏,实现线上线下共精彩,让市民足不出户看大戏。
在文化惠民方面,剧院推出多档票务优惠,最低可享6折购票优惠,切实推动戏曲文化普及与共享。市民可通过郑州大剧院微信公众号了解详细演出排期与票务优惠信息。
本届戏曲节以“搭建多元戏曲鉴赏交流平台”为核心,集中展示中华戏曲的璀璨魅力,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助力“郑州有戏”文化品牌建设。通过高质量剧目展演、丰富的公众活动与文化惠民政策,郑州大剧院积极引导市民深入体验戏曲艺术的多样风貌,真正实现“人人可参与、人人可享受”的艺术氛围,推动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正观新闻记者 左丽慧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