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把目光再次投向郑州:2025年9月,全球金刚石产业再次进入“郑州时间”。“世界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一句行业口头禅背后,是一场静默而汹涌的十年跃迁。

金刚石被誉为“终极半导体材料”,而郑州高新区也正在用一块“最硬石头”托举国家战略。

十年之前,这里还是磨料磨具“老产区”;十年之后,英寸级单晶、半导体级抛光垫、培育钻石电商交易额成绩斐然,就让我们跟随这“成长”的十年,拆解“跃迁”背后的技术密码、产业语法与城市算法。

从“金刚钻”到“瓷器活”,角逐未来产业“新赛道”

1963年,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研制成功。历经60余年产业化,河南已成为超硬材料大省。来自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的数据显示: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5%,而河南人造金刚石产量约占全国的80%。

三磨所老照片 资料照片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超硬材料方面,有20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在河南扎根,超过80项关键技术突破在实验室诞生,河南金刚石正从“工业牙齿”向“终极材料”华丽转身。

 其中,郑州高新区科创资源富集。集聚了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和654家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其中,国家级33个,省部级621个。引进培育省市新型研发机构,截至2025年7月底,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约为5475件,占郑州市的34.66%;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11.30件,居全省首位。高新区是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地区和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累计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46家,省级知识产权强企123家。现有有效期内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5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09家、高新技术企业1857家,拥有各类双创载体93家。

高新区国机精工有限公司 资料照片 唐强摄

立足超硬材料产业优势,郑州高新区正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人才培育的深度融合。郑州大学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磨所”)共同设立的“超硬材料及制品”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已合作多年,始终致力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深入开展科研合作和交叉培养,基地已为国家及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链等领域输送多位专业人才。

从“克拉”到“生态”,把一块石头送上价值链“空间站”

“我们卖的是‘石头’,不是‘故事’。”郑州高新区一家从事外贸的工作人员李建华回忆,早在2015年公司订单大部分来自中东石材切割盘,毛利率不到10%。

转机出现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为了把经济大省变成经济强省,河南提出要培育壮大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通过链群发展,推动河南产业攀“高”向“新”,超硬材料首当其冲。人造金刚石产业更是乘“链”而上,被高新区列入转型发展攻坚项目。

60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诞生在位于郑州高新区的“三磨所”,中国“最硬”的产业自此拔地而起。60年后,郑州高新区努力种得“梧桐树”,只待超硬材料“凤凰”来。

位于高新区冬青街95号的郑州中南杰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资料照片 唐强摄

大力巩固超硬材料产业优势,快速加强宝石级培育钻石领域投资推广建设,在此背景下,经河南省/市政府批准设立的政府引导、郑州高新国资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共同发起参与、业界市场主体共建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通过行业供应链资源整合,数字化交易体系建设,打造集线上交易平台、共享库存系统、线下展示交易中心、直播基地、加工设计工作室、标准化研究与检验检测中心、品牌孵化中心以及产业学院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平台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但不仅限于上中下游生产厂家、贸易商、品牌零售商,通过建立“供应链+库存共享+线上线下交易”多元化、多层次、全产业链的服务生态,打造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培育钻石珠宝饰品产业综合服务枢纽;实现交易、展示、检验检测、物流、仓储、保险、人才培养、信息发布等多种功能。

交易中心的成立为强力推动超硬材料产业发展体系战略重塑、创新生态加快重构、优势再造全面起势搭建良好的产业发展舞台,开辟“要素配置+线上/下交易+质量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实现组织形式、交易模式、政策扶持、数字化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多元创新。

郑州高新区正在完成“原材料→新材料→新消费”的跃迁,每一级都对应价值量的放大,不再卖石头,而是向卖标准、卖生态、卖话语权转变。

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现场 资料照片

从磨料磨具到“隐形冠军”:邀你共赴2025产业之约

金刚石被誉为“工业的牙齿”,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经济、军事、民用、医疗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郑州作为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发源地、人才聚集区、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拥有三大“硬”实力。

位于高新区春兰路22号的郑州新亚复合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资料照片 唐强 摄

产业发展实力硬。不仅是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诞生地,并且拥有完整产业链,三磨所、中南杰特、华晶、未来、四方达、郑钻、联合精密、晶拓、富耐克等众多龙头企业。培育钻方面,未来培育钻石(河南)有限公司通过行业供应链资源整合,数字化交易体系建设,正在打造成为集线上交易平台、共享库存系统、线下展示交易中心、直播基地、加工设计工作室、标准化研究与检验检测中心、品牌孵化中心以及产业学院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科技创新实力硬。郑州市超硬材料产业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拥有超硬材料领域国家级研发平台7家,开发了全球领先的高温高压法培育钻石生长技术、国内功率最大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培育钻石生长技术。“三磨所”研发的散热和光学用多晶金刚石产品直径范围覆盖2-6英寸,纯度达到百万分之一,并已开展示范性应用。

链强链实力硬。郑州市建立了以人造金刚石为核心的超硬材料产业链“链长制”,配设产业基金、金融生态、上市培育、人才引育、税务服务等6个助企强链工作专班,制定实施了《郑州市培育壮大超硬材料产业链行动方案》《郑州市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目标、发展方向、实施路径和政策措施,形成了“技术研发、原料及辅料生产、生产设备制造、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制品及应用”集中完善的全产业链条。重点打造“一核心三基地”超硬材料产业园,积极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协同发展,不断推动培育钻石产业链优化升级。

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现场 资料照片

特别是,郑州市已成功举办多界金刚石产业大会,吸引多位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知名企业代表参会,近百个项目在现场签约,为产业集聚了良好生态。

为延续金刚石产业大会的良好态势和聚合作用,经过积极筹备,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将于9月17日至22日将再次在郑州盛大启幕,交流全球金刚石技术、产业和应用的最新成果,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服等环节的合作,届时,来自全球的嘉宾将再次感受这座城市的“硬度”与“温度”。

十年跃迁只是序章。

当“最硬石头”长出“最软生态”,郑州高新区正在把超硬材料产业从“隐形冠军”推向“显性引擎”,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凿出一条“硬核”赛道。


编辑:宋雨馨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