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收听音频
儿时,乡下的夏天白天高悬头顶的是炽热如炬的太阳,晚上洒满清辉的是皎洁似玉的月亮,而在太阳与月亮之间总有一顶草帽。
夏日的田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乡下汉子们戴着草帽,弯着腰手持镰刀,在田里辛勤劳作。
汗水顺着他们黝黑的脸颊滑落,似断了线的珠子滴入脚下的土地。草帽在阳光的照耀下,投下一片阴凉。
中午时分,阳光愈发炽热,仿佛要把大地烤焦。汉子们走到田边的大树下,摘下草帽当成扇子奋力地扇动着,试图驱散身上那股滚烫的热气。
他们一边大口喝着水壶里的水,一边聊着收成。草帽就静静地躺在一旁的草地上,仿佛也在侧耳倾听着他们的话语,感受着他们内心的期盼与憧憬。
孩子们也喜欢草帽。在夏日的午后,我们一群小伙伴戴着草帽,像一群脱缰的小野马奔跑在乡间的小路上。
去捉那隐匿在枝头高歌的蝉,去捕那轻盈舞动于空中的蜻蜓,去小河边摸那机灵穿梭于水草间的鱼。
草帽成了我们的“秘密武器”,为我们遮挡如火的骄阳,也为我们的游戏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的画卷。汉子们扛着农具,戴着草帽,踏着余晖,身影在田野中渐行渐远。
那顶草帽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与这片深情的土地依依惜别。
夜晚,月光如水般洒在小院里。一家人围坐在桌旁,享受着简单而温馨的晚餐。
父亲摘下的草帽挂在墙上,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像一位历经风雨后安然沉睡的老者。
我们在月光下玩耍,累了就躺在凉席上望着头顶的月亮,想象着那顶草帽在白天的故事。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乡下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取代了传统的农具,草帽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在我的记忆深处,那顶草帽依然清晰如初。
它不仅仅是一顶普通的草帽,更是乡村精神与文化的符号,代表着乡村人的勤劳、坚韧、朴实、善良,以及对土地和生活的热爱。
(作者 徐玉向 来源 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AI主播 制作 王宜谦)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