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收听音频
当一个人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过度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时,就会反复揣摩别人的想法,不断内耗自己的能量。
删除对他人目光的依赖,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才是摆脱焦虑最好的方式。
01
琢磨别人,不如研究自己
微博上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有一次,她无意中听到公司总监和一位同事对话,提到了“离职”二字,她就下意识看了那个同事一眼,那个同事也刚好回看了她。
她立刻就紧张起来,脑海中各种想法层出不穷:是不是我工作做得不够好?是不是领导对我不满意?他们是不是在商量怎么让我辞职?……
一个星期之后,那位同事辞职了,原来之前总监是在劝那位同事不要离职。
他们压根没在谈论她,而她却因胡思乱想、反复内耗,焦虑了一个星期,工作效率直线下降,还出了一些差错。
过度内耗的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总在别人的剧本里演自己的悲剧。
他们判断事情的基准在别人身上,不在自己身上。
找到自己的尺度,把精力放在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上,才能真正摆脱内耗。
琢磨别人,不如研究自己,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就不会再无谓地消耗自己了。
02
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
看过这样一句话:“内耗就像一场没有观众的独幕剧,演得再投入,也只有你自己在疼。”
与其在别人的评价里患得患失,不如听从自己的内心,做让自己开心的事。
别人的评价只是路过你的风,你的感受,才是滋养你成长最好的土壤。
少关注别人,多关注自身,自会找到属于你的独特价值。
03
依赖别人的目光,不如相信自己
为别人而活的人,终究会迷失自己,失去自我判断的勇气。
你的人生并没有那么多观众,你唯一重要的观众只有一个,就是你自己。
相信自己的感受,坚持自己的所爱,珍视自己的与众不同,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这样的人生才能自在自为、不留遗憾。
一位作家曾说:“每一个牛人都有一个笃定的核,在宇宙中不易被风吹散。”
摆脱内耗的唯一方法,就是找到内心深处那个稳稳的内核。
做自己的主角,才不会辜负生命赋予你的全部可能。
(来源 书报文摘微信公众号 AI主播 制作 王宜谦)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