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永安路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资源、延伸服务触角,探索推进“网格+”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持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建领航,凝聚红色志愿力量。巩义市永安路街道建立“1+4+N”组织架构,即1个街道党工委统筹指挥,4个村级党组织协调落实,13个党小组和30个村民小组为网格末梢单元,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立体化治理网络。在党建引领方面,着力打造“红色志愿服务队”特色品牌,通过党员“亮身份、树标杆、作示范”的先锋行动,形成“选苗、育苗、用苗”全链条培养机制,特别注重从优秀志愿者中发展党员骨干,强化政治引领、提升服务能力,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注入红色动能,实现组织优势与服务效能的双向转化。
多元阵地,创新服务常态长效。整合辖区专业资源,精心打造由20余名行业骨干组成的“网格服务团”,涵盖医疗、法律、农技、家电维修等专业领域。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服务进网格”活动,建立“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团队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闭环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农技指导、家电维修、义诊等服务16场次,切实将专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温暖关怀沁入百姓心坎里,实现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协同联动,精准化解决民生难题。探索推进“银龄守护”志愿服务体系,整合村民代表、热心群众等群体力量,聚焦辖区20余名孤寡老人开展精准帮扶。在助老服务方面,实施“银龄助餐”项目,组织志愿者参与高山村老年食堂运营,既保障日常供餐服务,又针对行动不便老人拓展“爱心送餐”服务,同步开展药品代购、费用代缴等延伸服务,累计服务达180余人次。通过“定点供餐+流动送餐+个性帮办”的服务模式,有效破解老年群体“吃饭难”“出门难”等现实问题,让志愿服务的温暖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下一步,永安路街道将持续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外延,以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体系为目标,着力打造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辖区居民。
记者 李晓霞 通讯员 刘颖 文/图
编辑:王洋
统筹:张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