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创业逐渐成为高校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择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据《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受访大学生中,96.1%的大学生都曾有过创业的想法和意愿。

在“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主会场活动”开展之际,正观新闻记者特意采访了80后创业青年、郑州浩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俊,倾听其创业发展道路上的故事。

从退伍军人转型“土壤卫士”,创业近十年,如今的李明俊拥有“河南省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郑州市五一劳动者奖章获得者、高级土壤修复工程师、高级农艺师、高级环境工程师等众多头衔。但李明俊告诉正观新闻记者,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一个创客,一个新农人而已。

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民送技术

接到正观新闻记者电话时,李明俊正在地里查看农作物长势以及土壤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是其公司开展的“乡村振兴万里行”科技惠农活动的主要内容。

“浩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多功能微生物菌种技术为核心,专注于植物营养、土壤改良与生态修复的高新技术企业。”李明俊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万里行”是其公司为庆祝建党百年所做的科技助农公益活动。

为开展“乡村振兴万里行”,郑州浩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4个乡村振兴服务队,三人一组,要用一年时间走访全省100个县区,1000个乡镇,10000个农业合作社。每到一处,服务队会与当地结合,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为农民输送科普知识,走进田间地头针对性解决农民所遇到的问题,提供精准的土壤改良方案,并举办专家技术交流会等,通过一系列方式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民。

“我们希望能够将所掌握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种植模式和理论知识,输送到每个农民的手中,让他们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更能接受新型的种植模式和方法,转换传统的种植理念,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这是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初衷和定位”,李明俊说。

农民的儿子,将情怀扎根土壤

“我是农民的儿子”,李明俊表示,对土壤的情怀根植于他的血液之中。

作为地道的农家娃,李明俊出生于河南信阳。18岁时他前往新疆参军,并在那里度过了8年的军旅时光。提起为何投身农业、开始研究肥料,他表示这与自己参军时的经历分不开。在驻地,他们时常会去帮农民种地收庄稼,这期间他深切感受到了一些农民种植条件的艰苦,体会到了土壤条件对于农业生产力的制约。

“当时就想着怎么样能运用农业技术,让农民增产增收。”2014年退伍后,李明俊毅然选择投身到了农业之中。

创业之路总是充满坎坷,最初李明俊曾面临技术、资金、人才、家人反对等重重问题。但他没有退缩,卖房卖车找资金;去中国农业大学读博士,学技术、学管理、找专家、想方设法结交人才……用一切自己所能想到的办法克服困难。曾经为了摸索如何解决土壤板结和修复问题,他在塑料大棚里一蹲就是两三个月,还曾手写15万字的调研记录,最终有效解决了问题。

“面对困难我总是勇于挑战”,李明俊称,当兵多年,部队赋予了他不服输、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底色。

2016年,李明俊创办了浩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已经成为业内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规模化高科技创新型企业;集结了一批由多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核心研发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合作;在环境治理、土壤修复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不仅自主研发了新型特肥、新型生物肥和微生物菌剂等系列产品,还推出了改善土壤重金属污染、板结、盐碱化、酸化问题的新型肥料。

创业之余,李明俊还始终心系公益事业。“从我在部队开始,就一直在做资助辍学儿童重返校园的事”,李明俊表示开创公司之后他的公益事业也未曾止步,“之前我们曾与郑州市青联合作,为登封市颍阳镇第五小学送去打印机、电脑等物资”。2022年4月18日,其公司还向郑州航空港区慈善总会捐赠了5万只防疫口罩,助力郑州航空港区防疫工作。

得知由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教育厅及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主会场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后,李明俊颇为感慨,他向正观新闻记者表示,未来的农业发展前景良好,但从事农业行业的年轻人较少,有些方面甚至出现了年龄“断层”,他希望能够呼吁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农业发展和农业建设之中,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作出贡献。


统筹:石闯
编辑:韩玉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