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高阳是河南开封人,2016年9月考入河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入学后没多久,当崔高阳看到大学生创新大赛的通知时,就毫不犹豫报了名。崔高阳回忆,正是这次参赛经历,让他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也给了他自主创业的信心。
2017年5月,崔高阳在学校众创空间成立嵩旗科技。到目前为止,嵩旗科技已发展为团队成员26人、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
曾拿过上百万资金扶持
“大二的时候参加校内创新大赛,在那次比赛中做了机械模型,写商业计划书,还申请了一些专利,获得了全校一等奖。在那之后,受学校的启发,想学以致用,就有了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想法,开始着手创业。”崔高阳称。
崔高阳于2017年成立公司,距今已经有5年时间。在他看来,自己的创业之路还是相对顺利的。公司成立伊始,他就拿到了学院和学校的资金扶持。“包括教育厅、政府机关和参加的创新创业比赛,都会提供相应的创业启动资金,从我创业到现在,应该拿到有上百万的资金支持,这很好的解决了企业初创阶段的资金困境。”
起初公司成员一半以上都是大学同学,现在嵩旗科技已经逐渐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成为团队成员26人、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
“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为大国工匠筑梦”是嵩旗科技的一个王牌项目。它是嵩旗科技自主研发的一款用于工业领域的传感器,填补了现有传感器的检测空白,主要服务于机械加工和精度测量等,检测速度国际领先。
“希望工业上用我们研发的这个传感器加持,中国的工匠能加工出更好的产品,所以我们这个项目取名为‘为大国工匠筑梦’。这个想法2017年就有了,然后经过两三年的研发,更新了十几代才不断成熟。”崔高阳称。
尽管自己的创业之路相对顺遂,但崔高阳也并不建议大学生盲目创业。“我认为创业还是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还要符合国家发展的大潮流,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在校大学生可以在研发方面多投入,多申请专利,发表论文。大学几年接触到的专家教授都是本专业的,这都是很好的机会,如果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创业,就错失了这些资源。”崔高阳称。
统筹:石闯
编辑:石闯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