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千头万绪,而中牟新区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治理之路——凭借一张数字大屏统揽全局,将科技力量深度融入城市治理的每一寸“血脉”。在中牟新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数据闪烁、画面流转,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新区网格动态、交通状况和应急情况便尽收眼底。这一场景,已成为中牟新区基层治理的生动常态。
近年来,中牟新区紧紧抓住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这个“牛鼻子”,通过推进视联网、政务网、物联网和基层治理网等“四网融合”,成功打造“一屏观全域”的智慧治理新模式,实现了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与协同指挥。
“点亮”智慧治理灯塔
中牟新区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入治理实践,推进全域空间“四网融合”,通过对整个城市进行实时视频轮巡,真正实现“一屏(一端)”全面掌控城市运行状态。
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中牟新区的防汛关键期。依托这一智慧治理模式,当地将全域125处积水风险点位和113处应急避险点位全部打标上图,通过郑好办、微信群等途径实时向群众发布积水风险点动态信息与防汛提醒,为群众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在一次强降雨过程中,系统提前3小时监测到某街道低洼路段积水即将达到危险水位,指挥中心迅速通过郑好办、微信矩阵向周边群众推送预警信息,同时调度市政、交通等部门赶赴现场处置——市政部门及时打开排水井盖加速排水,安排警力疏导交通、引导车辆绕行,最终成功避免因积水引发的交通事故和人员被困情况。
“筑牢”治理指挥中枢
中牟新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作为城市治理的“智能中枢”,归集整合了“人、地、物、事、情、组织”等全域全量数据资源,借助接入的7228路视频监控、18.5万台物联设备,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感知、智能预警和协同指挥,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见”的转变。
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的变化便是典型例证。以往,市场内车辆乱停乱放、商户经营不规范等问题频发;如今,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接入市场视频监控与物联设备后,通过智能分析系统,一旦发现车辆违规停放,便立即向附近网格员发送提醒,网格员可快速到场处理;若监测到商户占道经营等问题,也能及时通知市场管理人员纠正。“以前办个事要跑几个地方,现在扫个码,通过‘万事无忧—码上办’小程序把问题反映上去,很快就有网格员跟进,省心又省力!”老商户杨志伟的感慨,道出了智慧治理带来的便利。
“奏响”民生幸福乐章
据统计,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建立以来,中牟新区已累计为民办事超44万件。2025年,中牟新区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日常巡查走访39.7万人次,处置12345热线3.04万件,网格发现事件1.45万件,不仅实现与人民群众的一线连通,更确保问题隐患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在文旅景区治理方面,成效同样突出。中牟新区通过专属网格和智慧治理体系,景区管理更加高效有序:智慧城市运行中心通过视频监控和数据分析,实时掌握景区内各区域的人流密度。当发现某景点游客过于密集时,会立即通知景区工作人员进行疏导,并通过景区内的广播和电子显示屏提醒游客前往其他相对空闲的景点。同时,中心协调交通部门增加景区周边的公交班次,缓解交通压力,有效避免了景区内拥堵和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游客游玩更舒心。
如今,行走在中牟新区,网格员们手持智能终端巡查的身影,已成为一道日常风景线。从田间地头到居民楼栋、从景区场馆到商圈集市,中牟新区用党建主线串联起网格治理的千条线,让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绘就了一幅高效能治理的幸福画卷。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王华 张晨 徐少杰 文/图
统筹:赵青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