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牟新区雁鸣湖镇朱固村村委会,一方精心打造的村务公开栏已成为村民日常关注的焦点。在公开栏内,村集体资金的每一笔收支、资产的每一份合同、资源使用的每一项进展,不仅全面公开,更实现了实时动态更新。“以前想知道村里的钱怎么花的、合同怎么签的,总要来回问好几遍。现在不同了,饭后散步过来看一眼,收入支出明明白白,资源谁在用、项目到哪步,写得清清楚楚。公开更全面、信息更及时、内容也更规范,我们心里有了一本‘放心账’,参与村里事务的热情也高了。”村民李大姐在公开栏前满意地说道。

这一转变,正是中牟新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取得的实效。在新区党工委的统一部署下,农业农村部门将“管好家底”作为强化基层治理、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制度+科技”双轮驱动,确保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中增效。

晒出“明白账”,20亿元家底一屏统览

“家底有多少?”“钱用在何处?”如今,中牟新区依托党建引领下的系统化梳理与数字化整合,已将全区总额达20.39亿元的集体资产全部纳入统一监管平台。不论是闲置土地的盘活、厂房租赁的收益,还是公益项目的开支,均可实现平台一键查询、全过程可追溯。

“这相当于为村集体资产制作了精准的‘电子档案’,资源状况实时可视,干部用权有据可依,群众监督有路可循,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党建引领筑牢防线,“制度+平台”赋能透明管理

规范是基础,监督是关键。中牟新区积极构建“党建+三资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织密“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平台监督”三道防护网:

党员带头监督:各村设立党员监督岗,全程参与集体资产管理的日常监督与决策建议;

平台全程管控:资源发包、资产交易、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全面纳入线上平台运行,最大限度压缩自由裁量空间;

制度规范流程:细化管理制度与操作指南,推动村干部照章办事、规范用权;

数据互联共享:实现区、乡、村三级数据实时同步与动态监控,彻底打破“信息壁垒”。

“现在村里签了哪些合同、流转了多少土地、租金收益多少,平台上一清二楚。流程规范、结果透明,群众放心,我们干事也更有底气。”郑庵镇“三资”管理中心一名工作人员深有感触地说。

管好家底就是守护民心,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三资’管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更关乎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和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中牟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强调,新区将继续深化“党建+”机制创新,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持续完善监管体系,让集体资产真正成为促发展、惠民生的“源头活水”,为推进共同富裕注入持久动力。

从中牟新区的实践不难看出,当党建引领贯穿于“三资”管理全过程,当“家底”在阳光下透明运行,高效能的基层治理便自然而生,乡村振兴的步伐也因此更加坚定有力——这正是中牟新区以党建引领书写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篇章。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马杰 徐少杰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