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潋滟,诗意翩跹。9月24日清晨,在中牟新区弘毅高中操场,雨过天晴,空气清新,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一场以“激扬青春·筑梦未来”为主题的高一年级诗歌朗诵会如约启幕。中牟新区教育局教研室苏楠、张海霞老师,中牟新区农民诗人张国俭,中牟新区优秀朗读者胡志红、朱全安,中牟新区文联优秀主持人王丹、中牟文化名人朱海梅共赴诗宴,以声传情,以诗明志,在琅琅诵读声中共赴一场灵魂与文字的浪漫邂逅。
诗心启程:以经典为舟,载梦远航
活动在弘毅高中领导与教师团队深情演绎的《我的南方与北方》中拉开帷幕。校长李建军、副校长孟小四等7位师者以沉稳而饱含热忱的声线,勾勒出山河壮阔与家国情怀的画卷,瞬间点燃全场氛围。随后,各班学子按序登台,或低吟浅唱,或激昂高歌,将经典新诗与青春气息完美交融:《红烛》的炽热坚定、《雨巷》的朦胧怅惘、《再别康桥》的轻盈缠绵、《致云雀》的活泼热烈……少年们以声音为笔,为文字注入生命的温度,诠释了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与真挚热爱。
名家点睛:以声音为媒,润泽心灵
本次朗诵会特别设置了“嘉宾联诵”与“名家范读”环节,成为活动的高光时刻。弘毅高中张小慧主任朗诵中牟本土作家李汤波先生的《家乡五月》,声音婉转清丽,如清泉涤荡心扉;中牟新区优秀朗读者胡志红以沉稳如山、温润如泉的嗓音深情演绎诗人张国俭的《致敬土地》,传递出对故土的深沉眷恋;中牟新区文联优秀主持人王丹不仅精彩朗诵《雁月湖畔,听你涉水而来》,更与学生互动完成《一棵开花的树》,展现艺术传承。朗诵艺术家朱全安先生则以《我爱这土地》《乡愁》震撼全场,其声如钟磬,情似烈火,将艾青的赤子之心,余光中的情韵悠长与时代共鸣巧妙衔接。中牟名人朱海梅以深情笔触描绘家乡风光与历史,学生通过诵读《中牟,我心中最美的城》中的动人语句筑牢了热爱家乡、建设桑梓的深厚情感根基。这些艺术家的倾情参与,不仅提升了活动的专业高度,更以“声临其境”的方式为学生打开了新诗鉴赏的又一扇窗。
青春回响:以诗意为翼,丰盈素养
从汪国真联诵的励志哲思,到《月光下的中国》的恢宏抒情;从《我用残损的手掌》的家国深情,到《相信未来》的铿锵坚定——整场活动既是课本知识的延伸与实践,更是语文素养的生动淬炼。学生们在台上自信从容、情感饱满的表现,展现了弘毅高中学子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蓬勃的精神风貌。教研室苏楠老师原创作品《壮美中国》由4班、11班学子铿锵演绎,将朗诵会推向高潮,掌声如潮,经久不息。
尾声展望:以诗心为光,皆是成长
活动在中牟新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张海霞的点评总结中落幕,张老师以新课标语文学科素养的4个关键词为主,深情寄语:“语文学习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和试卷,它更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审美的浸润和生命的对话。同学们,新课标希望语文是活的,是用的,今天你们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愿这次活动成为一个起点,让诗歌的光芒继续照亮你们的语文学习之路。”
“我们愿以诗为种,在少年心田播下热爱文学、关怀家国的种子,待其生根发芽,终成参天大树。”该校教师李志霞说。中牟新区弘毅高中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高一语文必修课程的诗意拓展,更是一次深刻的美育实践。它以诵读为桥梁,连接经典与当代、课堂与生活,让学生在声音的律动中感受母语之美,在诗意的浸润中树立文化自信。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朱静涵 徐少杰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