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金刚石产业大会主会场活动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秘书长孙兆达在会上作《超硬材料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系统介绍了当前我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区域布局、市场表现及未来趋势。
报告指出,超硬材料主要包括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及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锯切、磨削、钻探、刀具、功能器件等领域。我国在工业用金刚石技术和产能方面全球领先,尤其在精密与超精密加工领域持续突破,加快进口替代进程。2023年至今,行业整体规模维持在千亿水平,整体呈现“中上游材料集中,下游应用分散”的局面。
报告汇总了多家上市公司近五年营收及扣非净利润数据,涵盖超硬材料、制品、金刚石线锯、刀具等细分领域。进出口数据显示,2020-2024年间,金刚石单晶/微粉出口量年复合增长率达6.8%,大尺寸金刚石材料出口增长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4.4%。
作为超硬材料产业重镇,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南阳、许昌、商丘为协同,形成了全国最为完整的超硬材料产业体系。2025年以来,河南省推出多项支持政策,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多家企业及机构在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制定、技术突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孙兆达表示,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正处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他代表协会在报告中呼吁行业坚持“关键技术突破、多元市场拓展、综合服务模式、竞合共赢原则”,推动材料与制品分轨发展,替代进口并拓展新兴应用市场,同时强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倡导企业诚信经营、合法竞争,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统筹:张改华
编辑: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