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荥阳市京城路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为民服务”作为工作出发点与落脚点,创新推行“党建+便民服务”模式,通过建强服务阵地、整合多方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把便民服务送到群众 “家门口”,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党建+阵地建设 打造“15 分钟便民圈”

街道以党组织为核心,整合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现有资源,聚焦群众需求,升级打造“便民服务驿站”,构建 “15 分钟便民服务圈”。驿站内不仅配备急救箱、雨伞、充电设备等基础设施,还组建了由党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组成的“红色服务队”,提供政策咨询、社保代办、证件复印、矛盾调解等“一站式” 服务,让群众无需多跑路就能办好身边事。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队还推出“上门办”“帮代办”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享受多样化服务。

党建+资源整合 组建“多元服务先锋队”

街道以党建为纽带,积极联合辖区商超、药店、医院、学校等共建单位,推出“便民服务清单”。例如,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 义诊活动,组织党员医生为居民免费体检、普及健康知识。联合辖区培训机构、社会组织假期开展“假期托管”志愿服务,解决双职工家庭“看护难”问题。一系列精准化、多元化的便民举措,让群众感受到“党建在身边、服务在眼前”,精准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党建+流程优化 推出“便民服务快车道”

为破解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难题,街道依托党建引领,推动政务服务下沉。一方面,选派骨干人员入驻社区便民服务窗口,开展“一窗受理、帮办代办”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上门办”服务。另一方面,搭建“线上便民服务平台”,居民可通过各社区业主群预约服务、反映诉求,后台由专人对接处理,实现“诉求有人应、服务有人办”。

自推行“党建+便民服务”模式以来,京城路街道便民服务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在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卫生整治、就业创业帮扶、养老服务、助老助残等多个领域,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下一步,京城路街道将持续深化“党建+便民服务”模式,围绕居民需求动态优化服务内容,让党建引领成为便民服务的“红色引擎”,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与民生服务质量。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李益 文/图


统筹:赵青
编辑:康迪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