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 第四篇章:郑之地

圃田:御风而行越千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展示着城市的风貌,更凝聚着这座城市的精神。

走进郑东新区圃田乡,高楼矗立之间,后人为纪念列子修建的八卦御风台几经重建,如今岿然不动,中央矗立的列子御风雕像(如图)目光如炬,静静守候着这片厚重的土地。

一代鸿儒列子,是华夏文化重要的缔造者之一,著有《列子》,今存《天瑞》《仲尼》等名篇脍炙人口,妙趣横生,隽永味长。1999年,列子入选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人,2011年“列子传说”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子故里在郑州圃田世无争议,列子文化已经成为传承郑东新区发展脉络、丰富郑东新区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

追寻历史,御风而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郑州要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古都文化、功夫文化、根亲文化和儒释道文化,提升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和展示交流功能,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圃田乡这片古老的土地,正以兼容并蓄的姿态,将千百年前的哲学智慧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当代文化实践,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上古文脉穿越千年

圃田乡位于京港澳高速以东,陇海铁路线以北,郑汴物流通道以南,东临白沙镇。2013年4月,圃田乡由管城回族区划为郑东新区代管。

圃田地名由来与圃田泽密切相关。上古时期,中原大地洪水泛滥,位于黄河南面今郑州与中牟之间的低洼区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大禹在勘察这片地形时,把这片水域命名为圃田泽(一称甫田),并因这片湖泊面积巨大,将其列为天下九泽之一。《周礼·夏官·职方氏》中就有:“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泽薮曰圃田。”

先秦时期,圃田泽草深树茂,水美丰润,野兽众,于是就成了王侯贵族狩猎的好去处。《诗经·小雅·车攻》中提到“东有甫草,驾言行狩”,汉代学者郑玄将其注解为“甫田之草”,即圃田泽一带的草地,曾是周王室的狩猎场,相传,周穆王就曾多次从陕西跑到这里来打猎。

今天的圃田,就是圃田泽的一部分,春秋名原圃,战国名囿中。据史料记载,魏惠王开通鸿沟引黄河水灌溉,但随着引来黄河泥沙的沉淀,水流不畅,圃田泽水位下降,渐渐被分为数十个小湖泊。历经千年至明代,圃田泽已成为一片由若干大小陂塘组成的沼泽洼地。清代以后,这里逐渐被垦为农田,但“圃田”作为地名保留至今。

对于郑州人来说,提到圃田,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列子故里。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亦作圄寇,又名寇,字云。列子生于圃田,亦居于圃田。《列子·天瑞》第一句话就是:“子列子居郑圃,40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视之,犹众庶也。”作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的列子,上承老子,下启庄子,著有《列子》一书,对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学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名人效应自然繁衍产生承继性文化,自列子身后2400多年,后人出于对列子的崇敬自发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承继性文化表现形式。

1007年,宋真宗亲谒列子祠,加封列子为“冲虚至德真人”,封其书为“冲虚至德真经”。

1580年,明万历朝监察御史苏民望巡视河南,路经圃田,见列子祠破败,即命郑州地方官重建,还留下碑记。

2011年,“列子传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有人称列子为“世界寓言之父”,因为他所写的寓言故事比古希腊寓言早了近200年。我们所熟知的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高山流水、两小儿辩日、朝三暮四、夸父逐日等故事都出自《列子》。

列子故里实至名归

2400多年后的今天,圃田乡作为列子故里,保存至今的有列子祠、八卦御风台、列子衣冠冢、碑林等珍贵文物和遗址等。

清乾隆十三年(1748)郑州知州张钺主修的《郑州志》中提到“郑州八景”,其中,“圃田春草”“卦台仙境”便位于列子故里圃田。

据记载,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两河监察御史苏民望命郑州奉直大夫知郑州事许汝升重建祠堂,并立《重建列子祠记碑》。

1964年,祠堂拆毁,2006年当地民众自筹资金,于旧址东20米处予以重建,古碑从地下挖出,立于列子祠内,并修建列子碑林、八卦御风台等景观。列子祠和“列子传说”作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传承。

走进列子祠,绿意掩映的“八卦御风台”上,正是列子的经典形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如今修复过的祠堂建筑基本保留了原貌,古朴典雅、庄重肃穆,盛夏浓烈的阳光照映在这里的一砖一瓦上,光影跳动如时光流逝,清风徐来、风吹林响,让人仿佛真的能体会到列子“御风而行”的逍遥自在。

列子碑林植被繁盛,有124通石碑,包括历代诗人和当代多位学者的题咏。走在古色古香的小路上,看着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书中列子形象在这里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如今,圃田泽虽已化作平畴沃野,但列子留下的思想清泉从未枯竭。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祠庙祭祀、碑刻铭记、传说口述等方式守护着文化根脉,而新时代的圃田乡更是将这份守护升华为活态传承。

薪火相传看今昔圃田

近年来,圃田乡以“让典籍里的列子走进当代生活”为理念,积极打造列子文化艺术节、列子诞辰纪念日两个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4年,圃田乡创新开展列子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我们的“村晚”、“乾坤杯”村BA篮球邀请赛、列子故里元宵节庙会、列子故里“厨神”争霸赛以及“迎国庆·颂列子”缅怀先贤列子诞辰2474周年文艺演出等活动、“戏韵列子故里 情牵华夏异乡”公益演出。

2025年,又成功举办了列子故里大庙会、“瑞蛇闹春 启梦新程”乙巳年“村晚”、“‘元’气满满 ‘喜’笑颜开”元宵主题游园会……除了这些,郑东新区对列子文化的传承更显巧思。2024年“郑州有戏·奇妙东游”郑东新区元宵奇乐会活动期间,特邀演员进行了角色扮演,市民和“穿越历史”而来的“列子”一起畅聊人生,领略其精神魅力,还能欣赏“列子御风”的空中奇观,沉浸体验满满。

从列子寓言和哲学思想中萃取灵感打造的一场场文化盛宴,让人们穿越千年对话先贤,抒发着对故土家国的无限热爱与祝福,更印证了传统文化唯有扎根时代土壤,方能绽放永恒光彩的真谛。

当古籍中的寓言故事化作舞台上的光影,当先贤哲思融入市井生活的烟火,列子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中焕发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圃田——这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地名,在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中延续着文明血脉。

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戚雨荷 邵娟 文/图



编辑:胡昆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