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不仅是一个时间刻度,也是衡量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标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桐柏路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做好“穿针引线”精细活,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打造群众家门口的“15分钟学习圈”,激发共建共治共享新活力。
打通理论宣讲“精神末梢”。桐柏路街道将党的理论宣讲阵地不断前移,从“授课式”宣讲逐步转变为“群众家门口宣讲”,结合辖区老旧小区多、院落多的特点,持续打造“楼院课堂”“小花园课堂”“广场课堂”等多个形式灵活的“小阵地式”课堂,有效延伸“行走的理论课”覆盖范围,突破固有“大课堂”受众相对固定、覆盖面单一等局限,将理论宣讲的阵地延伸至室外庭院,真正实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广场上、院落里,每一处都成为可宣讲的阵地,以行促效,巧用小区、院落“微阵地”,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学习圈”,打通理论宣讲“精神末梢”,推动理论宣传走深走实。
下足基层善治“绣花功夫”。桐柏路街道结合辖区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指导各村(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和“先锋课堂”为阵地,开设舞蹈、合唱、生活技巧培训等一系列丰富、有趣、新潮的课程,有效吸引众多群众的关注和参与。同时,街道指导各村(社区)学习教育与基层治理统筹发展、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党群服务中心、基层治理网格,以村(社区)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导群众参与到基层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发出好声音,体现正能量,以“基层学习教育”助推“基层善治实践”。积极根据群众的需求,主动联系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共同为群众提供乐参与、感兴趣的课程。
聚焦老少皆宜“终身学习”。桐柏路街道运用“合伙人共治”机制,打造一支专为群众服务的志愿队伍,在辖区内努力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已在写去开办“老年大学”“银龄论坛”“爱心健康讲座”“反诈消防安全恳谈会”等老年群体服务项目,进一步引导老年人养成良好的健康、安全行为习惯,增强老年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开展集学习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于一体的“四点半课堂”“国学经典阅读系列课堂”等少年儿童托管服务,充分利用师资力量、教学场地和资源整合优势,以暑假托管和周末培训双结合模式服务青少年,今年共计举办国学、书法、文学、乐器等课程160余次,为少年儿童假期成长保驾护航,有效解决双职工家庭看护难题。
记者 董占卿 通讯员 艾鹏
统筹:赵青
编辑: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