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原本宁静和谐的古镇,因为一纸门票,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无间道”。

图源:瑶里景区微信公众号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景德镇瑶里古镇突然宣布收门票致村民不满,村民纷纷指引游客逃票,还张了帖通告,指引游客从其他通道入村。

一位自称是瑶里村的居民发文称,古镇一直是他们的居住地,长期以来,除村内三座老建筑外,古镇对所有人免费开放。但从7月10日起,古镇周边设置了多个卡点,开始对进入古镇的人员收费:入村每人30元,景区套票为110元。

如此操作已对村民的日常出行、亲友往来都造成不便。他们多次尝试与负责运营的旅游公司沟通,尚未得到结果。

景区设卡收费,村民举牌“放人”,这场“里应外合”的攻防战,实在罕见。

景区和村民本该是利益共同体,当下正值旅游旺季,但瑶里古镇民宿入住率却大幅下降,许多游客因收费政策望而却步,村民们心急如焚。

当村民们指引着游客免费进入古镇时,他们捍卫的不仅是游客的钱包,更是自身生存的底线,是大家的生计。

运营方升级管理的逻辑大概是试图用商业化的“圈地模式”实现盈利,但他们忘了,这里首先是村民世代居住的地方,其次才是景区。

瑶里古镇的这场风波,也给当下很多古镇文旅经营提了个醒,现在很多古镇开发都陷入了“圈地思维”的陷阱。为了快速变现,甚至把原住民迁出、用商铺填满,再圈起来收门票,结果古镇成了“空壳景区”,千篇一律的商业化让游客审美疲劳,还有如空空荡荡的张家界大庸古城,耗资24亿打造的文旅标杆如今已濒临破产。

要知道,古镇的魅力从来不止于老建筑、老街道,而是那些构成古镇灵魂的生活气息,就像我们去苏州平江路,看的不是景区,是真实的生活气息,网红店开在河岸边,隔壁就是住家,旅游拍照打卡,原住民依然在这里卖菜、钓鱼、晒太阳,没有围墙,没有门票,没有表演式的“古镇生活”。

瑶里村民的抗争,不是破坏规则,而是在守护一种朴素认知,古镇的生命力,永远藏在“有人生活”里,那些吱呀作响的木门、街角闲聊的村民,才是无法复制的“稀缺资源”。

智能闸机防得住游客,防不住土生土长的“活地图”,健康的古镇旅游生态,当与村民共生共荣,探索多元盈利模式,多思考如何通过餐饮、住宿、文创、体验项目等消费盈利,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而不是一圈了之。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韩静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