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如今,位于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博物馆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文旅景点,吸引着许多文史爱好者前来打卡。在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期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中华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飞来到杜甫故里郑州,为城市文旅融合和杜甫故里建设带来了宝贵意见。

“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分析,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先行者。”王飞说,早在20年前,杜甫草堂就开始探索文旅融合模式,国家提出的“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等方针,成为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指导,“参观游览和文化场景体验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杜甫草堂博物馆通过吸引年轻群体,举办诗歌比赛,引入可视化传播作品,推动杜甫文化走入市民生活,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杜甫是巩义人,根据属地原则,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表示杜甫也是郑州人。”王飞还提到,郑州作为诗歌的“原乡”,是《诗经·郑风》的主要创作地,两地应当联合起来,共同取长补短,来发展好我们的诗歌文化。

本报记者 李居正 文 李新华 图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