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我们“微光成炬,社区同心”实践队队员参与了团队社会实践,以助教身份踏入辅导班教室。七月蝉鸣喧嚣,初遇二十双或好奇、或疲惫的眼睛,这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一场青春与成长的双向奔赴。

 起初,团队尝试把知识点拆分讲解,给数学基础弱的学生讲方程,满黑板例题与步骤,却换得紧锁眉头。后来,我们转变思路,拿学生爱聊的篮球举例,用 “得分总数” 说未知数,借 “比赛胜负” 讲等式性质。当后排总走神的男生主动举手,想算 “投篮命中率” 时,团队懂了:好教学是点燃兴趣,而非机械灌输 。
 课间十分钟,藏着教育温度。有女生因反复错题自责,错题本被泪水晕开。我想起团队成员分享的学生时代错题本,上面画着卡通小人,写着 “今天又错了,但下次一定对” 。将本子给她,她笑了,之后错题本多了可爱贴纸,标注 “这次比上次进步啦” 。这让我们深知,除知识,陪伴与共情也是教育的重要部分。

 团队协作中,不只有课堂点滴。一次,为给学生准备学习资料,我们深夜搬运教材。货车厢里,资料堆积如山,成员们相互配合,传递、整理,虽累却没人喊停。这场景,和课堂上的耐心辅导一样,是团队实践的注脚——为学生,愿尽己力 。

 结课那日,孩子们送亲手做的贺卡。男孩卡片上写 “以前觉得数学像天书,现在发现像解谜游戏” ,让我们想起初为助教的紧张、为讲懂题熬夜的夜晚,以及被学生笑容点亮的瞬间。  这个暑期,团队以助教之名实践。我们教学生知识,也被他们教会热爱与成长。教育是双向修行,我们用耐心陪学生闯知识迷宫,他们用纯真让我们读懂教育意义。待秋意渐浓,这段实践会成心底暖忆,提醒我们:青春微光,亦可点亮求知之路,真诚付出,终会改变世界角落 。
 撰稿人:徐超群
“微光成炬,社区同心”实践队
指导老师:刘兆宇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