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二七区铭功路街道西前街社区的“邻里互助队”成为了辖区内几户独居老人门前最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手持扫帚、铁锹,耐心地为老人们清理掉长期堆积的门前垃圾与杂物,不仅扫净了方寸之地,更扫除了老人们心头的孤寂与忧虑。
一声叹息,牵动社区心弦
事情的起因源于社区网格员小陈在一次日常走访中的发现。年近八旬的马奶奶家门前,零星堆放着一些废旧纸箱和杂物。经过交谈得知,马奶奶腿脚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清理这些“大件”垃圾对她而言成了难以逾越的难题。“不是不想弄,实在是力不从心,看着也堵心。”马奶奶的一声叹息,让小陈记在了心上。
回到社区后,小陈立刻将情况汇报。社区书记迅速组织网格员对辖区内所有独居、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庭进行再一次摸排,发现像马奶奶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一些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及时处理门前垃圾,不仅影响了公共环境卫生,更带来了安全隐患,也成了他们一块“心病”。

迅速行动,志愿红温暖夕阳红
“老人的小事就是我们社区工作的大事。”社区书记当即决定开展一次“门前清,心更暖”专项帮扶行动。消息在社区志愿者群里一发出,立刻得到了积极响应。10月30日上午,一支由社区党员、工作人员和居民志愿者组成的队伍集结完毕。他们带着清洁工具,按照摸排名单,挨家挨户上门。
在清理现场,工作人员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运杂物,有的负责分类打包,还有的将垃圾统一装车运走。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老人门前的环境焕然一新,既改善了居住环境,也保障了出行安全。“太感谢你们了,我一个人住,平时这些杂物越堆越多,自己也清理不了。现在看着整洁多了,心里也敞亮了。”独居老人马奶奶感激地说。
一次清理易,长期保持难,西前街社区深谙此理。此次行动不仅是“一次性”的大扫除,更是一次建立长效关怀机制的契机。社区为此建立了“爱心档案”,将需要帮助的老人信息登记在册,由对应的网格员和志愿者进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未来,社区将定期上门走访,不仅帮助处理垃圾,还会提供代购生活用品、陪同聊天等暖心服务。同时,社区也鼓励邻里之间发扬互助精神,形成“远亲不如近邻”的和谐氛围。
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文/图
编辑:康迪
统筹:赵青
iPhone版
Androi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