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降低鼠、蚊、蝇、蟑等病媒生物密度,预防媒介传染病的发生,连日来,二七区建中街街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强部署、广宣传、抓重点、严督导”四项举措,扎实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地见效。
强化统筹部署,健全防控机制。街道第一时间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各社区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参与,明确责任分工,形成“街道统筹、社区落实、多方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结合辖区实际,细化任务清单、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与现场调度会,研判病媒孳生特点和防控难点,及时解决设施配备不足、孳生地清理不彻底等问题,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有序推进。
拓宽宣传渠道,营造防控氛围。为提升居民对病媒生物防制的认知和参与度,街道多渠道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线上通过街道公众号、社区居民群、网格服务群等平台,推送病媒生物危害、防制方法和消杀注意事项,发布图文海报、短视频30余条,覆盖居民万余人次;线下组织“病媒防制进社区、进家庭、进商铺、进学校”活动,志愿者入户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鼠药安全投放、蚊虫孳生清理等知识,在小区广场、楼道单元、农贸市场周边设置宣传展板20余块、悬挂横幅50余条。同时,邀请专业消杀人员开展专题讲座,累计组织集中宣传活动15场,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积极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防制氛围。
聚焦重点区域,精准综合防治。街道紧盯病媒生物易孳生和栖息的重点区域,实施精准防控。组织开展孳生地集中清理,动员社区、物业及志愿者对辖区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下水道、绿化带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清除积存垃圾、积水、杂草和废弃物品,封堵鼠洞、修补缝隙,从源头减少病媒生物滋生环境,累计清理孳生地80余处,清运垃圾20余吨。规范配备和使用防制设施,在各小区、商铺及公共区域合理设置毒饵站、粘鼠板、灭蚊灯等,定期检查维护并补充更换药剂,确保设施有效运行。目前已配备标准化毒饵站120余个、灭蚊灯80余盏。实施专业消杀作业,聘请第三方专业消杀公司,依据季节特点和病媒密度变化,对重点区域每月开展1~2次常态化消杀,并在蚊虫活跃期适当增加频次,累计完成消杀50余万平方米,有效降低了病媒生物密度。
严格督导考核,巩固防控成效。建立“日常巡查+定期考核+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督导机制。街道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专班每周对各社区和重点场所的孳生地清理、设施维护、消杀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实行绩效通报制度,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对落实不力的进行约谈并限期整改。同时,畅通监督举报电话和微信反馈渠道,鼓励居民积极反映病媒相关问题,专班第一时间核实处理,确保整改到位。通过常态化督导,辖区病媒生物密度持续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居民满意度达90%以上。
建中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巩固既有成果,结合季节变化优化防控策略,加强精细化管理和长效机制建设,持续提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水平,切实为辖区居民营造健康、整洁、宜居的生活环境。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丁颖 文/图
编辑:王洋
统筹: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