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七区长江路街道万达社区携手郑州地铁5/7号线晶晶服务队,共同开启“地铁站探趣奇妙之旅”。活动旨在带孩子们近距离解锁地铁运营的“隐藏奥秘”,在趣味探索中直观学习安全出行知识,让安全教育更生动、更入心。

“小朋友们看,这个方方正正的设备就是能救命的AED!”车站空地上,孩子们充满期待地围坐成一圈,清澈的眼睛里满是期待。人群中间,身着“孔雀蓝”制服的晶晶服务队志愿者格外醒目,随着她手中演示用的假人模型缓缓展开,“地铁站探趣奇妙之旅”的第一幕——应急急救知识学习正式开启。

“它怎么‘救’人呀?”“按下去会有声音提示吗?”假人模型刚一亮相,孩子们就忍不住举起小手提问,叽叽喳喳的讨论声让现场充满活力。志愿者没有直接讲解专业术语,而是以“地铁里的紧急小帮手”为主题,结合动作演示,将心肺复苏的按压步骤、AED的使用流程,变成了一个个简单易懂的“安全小故事”。原本复杂的急救知识,在互动问答中变得生动有趣,不少孩子还主动上前,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尝试模拟按压,沉浸式体验让安全意识悄悄扎根。

这场专为孩子们设计的“探趣之旅”,每一段路线都藏着“安全知识点”,环环相扣又充满趣味。在闸机口,志愿者化身“交通向导”,教孩子们识别“刷卡区”“感应区”,演示“先刷卡、再通行”的“礼貌一刷”动作,还设置了“找错误”小游戏——故意做出“尾随他人过闸机”“用力掰闸机”等行为,让孩子们主动指出问题,加深对闸机安全规则的记忆;走到换乘通道,色彩鲜明的换乘标识成了“探秘线索”,志愿者用“找数字”“认方向”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根据标识找到目标站台,在游戏中学会看换乘信息;电扶梯旁,“阶梯守则”课堂热闹开课,志愿者通过“手抓扶手不蹦跳”“站稳不靠边”的口诀,搭配简单的手势演示,让孩子们快速掌握电扶梯安全要点;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站台“文明小标兵”实践环节,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跟着志愿者学习“站在黄线外候车”“先下后上不拥挤”,还主动提醒身边的乘客遵守秩序,稚嫩的声音清脆又认真,引得路过的乘客纷纷微笑点赞,不少家长拿出手机,记录下孩子认真学习的瞬间。

从急救知识到通行规则,从标识识别到文明实践,这场“地铁站探趣奇妙游”把抽象的安全出行知识,变成了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能亲身参与的实地体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记,真正将安全出行的理念融入日常认知。

下一步,万达社区将以“儿童需求”为核心,持续开展“实地体验+趣味互动”类社区实践活动,为辖区儿童打造多元化安全教育平台,助力孩子们全方位提升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记者 朱翔宇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