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郑州亳都·新象正式开街,开业当日客流量便突破10万人次,随后几天更是屡攀新高。截至10月8日,总客流量已突破120万人次——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见证了一个商业新地标的崛起。

项目占地约46亩,总建筑面积4.2万方,地上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这样一条小体量的商业街,为何会吸引这么多客流量?作为城市商业更新的标杆项目,亳都·新象正以独特的商文旅融合模式,重塑着郑州这座千年商都的消费活力。

根植于3600年商都文明土壤,亳都·新象旨在打造一个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商业精神的城市级商业街区,它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驱动城市商业能级跃升、引领崭新消费风尚的核心引擎。它的诞生,标志着一种以文化赋能商业、以商业激活城市的新模式探索。

亳都有“新象”:千年商都遗址旁的文化商业新篇章

在秋雨绵绵的国庆假期,撑伞打卡的游客兴致丝毫不减,反而在青砖黛瓦间增添了几分雨中漫步的惬意。

坐落于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核心地带,与3600年前商代的绵延城垣相依,与全国第二古老的文庙相邻,在这片独一无二文化矩阵的加持下,亳都·新象不是简单复原历史,而是在宏大叙事与细致入微之间传承文化基因。

该项目提取河南传统院落原型,形成“城、街、巷、院、景”的综合形态,营造“出即繁华、入则静雅”的意境,构建了一个兼具历史质感与现代舒适度的开放式商业街区。这种独特的空间体验,本身就是吸引客流、激发消费欲望的核心磁极。

文化为魂,商业为体。亳都·新象不仅是一处文化地标,更是一股商业创新力量。这条传统风貌的街区里,簇拥着大量首店、本地旗舰品牌以及特色店铺。

首进品牌占比40%、多家米其林及黑珍珠推荐餐厅品牌云集……这些不仅是商业能级的体现,更是以高品质消费体验填充文化空间,它塑造了一个集精致餐饮、时尚零售、文化体验与社交生活于一体的高品质消费目的地。

漫步街区,抬眼能见3600年的城墙,转身便是潮流品牌。这种时空交错的美学体验,正是这条“平平无奇的商业街”的魅力所在。

亳都·新象的百万客流量证明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转化为独特的商业魅力,并且为城市商业更新提供了“可复制的价值样本”。其核心逻辑在于:以文化塑造差异化,以内容驱动消费,通过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创造性融合,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亳都·新象的初衷是一个集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美好生活于一体的城市核心消费区,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他们期望这个项目既要成为提升郑州人文化自信的“城市会客厅”,也要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原商都魅力的“国际窗口”。

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本土与国际实现了完美融合。3600年的商都文化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冰冷文字,而是可感知、可体验的生活场景;国际化的商业品牌也不再是可望不可即的广告牌,而是与在地文化深度交融的有机组成。这种双向赋能,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商业体系中找到新的生长点,也让商业品牌在文化土壤中获得更深厚的根基。

“与3600年古城墙相望的亳都·新象,成为了我给外地朋友的最佳推荐。这个品质感十足的商业体,让有点单调的古城墙变成了一个值得细细品读、感受的地方。”郑州本地自媒体大V咕嘟夜食主理人现场体验亳都·新象后感慨地说。“我觉得亳都·新象的出现,给整个郑州的商业体,带来了一股全新的气象,同时亳都·新象的品质、运营、招商策略等,也给郑州本地商业体打开了一些新思路。”

差异化崛起之道:以文化内核驱动商业新生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持续推进,商业项目纷纷转向体验化、场景化的打造,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突破口。亳都·新象以其“传统风貌现代文化商业街区”的精准定位,成功开辟了一条差异化崛起之路,为区域商业发展提供了全新范式。这一城市级地标商业街区的崛起,不仅填补了郑州核心区高端特色街区式商业的空白,更在郑州都市圈乃至整个中原城市圈的商业版图上,描绘出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径。

亳都·新象独具匠心地将3600年商都文化底蕴与现代商业理念相融合,与其他项目不同,它不是简单地在商业体中植入文化元素,而是让商业自然地生长在历史文化土壤中。这种“生长式”开发模式,使其在众多商业项目中独树一帜,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创新实践印证了郑州商都历史文化片区工作推进会上的深刻洞察:“要立足‘商都、商业、商城’特色标识,以商业塑形象、以文化铸魂魄。”正是这种对城市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让亳都·新象在同类商业项目中脱颖而出。

另外,地处郑州核心区的亳都·新象,凭借其独特定位,不仅成为服务本地市民的高端生活场域,更跃升为面向整个中原城市群的“商业会客厅”,能有效吸引并承接来自开封、洛阳、西安、石家庄等城市的消费客流,提升郑州在城市圈中的商业辐射力。

“亳都·新象在开业之初就能迅速成为现象级项目,其成功关键在于以文化为内核,构建了‘在地化、差异化、精准化的可持续价值生态’。”项目负责人如是说。在他看来,“文化活化,构建可感知的历史场景”“功能重塑,打造多元共生的城市会客厅”“战略协同,贡献独具特色的城市更新样本”这三大支柱共同构成了亳都·新象发展的具体路径。

以高品质文化消费体验支撑“国际商都消费中心”建设,亳都·新象正为全国历史遗产区的更新实践提供值得借鉴的“郑州方案”。

格局与远见:全国视野下的模式创新与城市引擎

在中国城市商业版图上,部分消费场所的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买卖场所,它们是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文化品位与未来志向的集中展现。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郑州,投向这座正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千年商都,“亳都·新象”的横空出世,绝非又一个商业项目的简单叠加,而是站在全国一线商业地标的坐标系中,一次深思熟虑的模式创新与城市引擎的强势启动。

亳都·新象的价值在于独特的“文化+消费”深度融合模式,并以此奠定了其不可替代的城市级战略价值。

上海新天地曾以石库门建筑重塑都市时尚生活,完成“海派文化的现代转译”;亳都·新象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文化不再作为背景或点缀,而是成为贯穿商业内容与消费体验的内在主线,真正推动从“文化场景”向“文化消费”的系统性跨越。

具体来看,这一融合路径清晰而具创新性:不同于封闭式的购物中心,亳都·新象以开放式街区形态,构建出“可慢逛、可探索、可沉浸”的体验场域。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3600年商都文化的深厚土壤,将文化认同有效转化为情感共鸣与精神消费,从而超越了一般商业的项目逻辑,进阶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活高地。

“我们期望构建的是一个文化有活力、商业有高度、产业有未来的城市理想空间。”项目运营团队这样描述他们的理念。这一理念确保了亳都·新象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业项目,更是一个能够驱动城市文化复兴、消费升级和品牌孵化的强大引擎。

亳都·新象的实践,恰是对城市发展路径的生动回应。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商都同样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有机更新中保护城市肌理,推动商都文化与现代商业融合共生,保留城市特有的人间烟火与人文温度,让中原文化在街巷中“活起来”“火起来”。这些充满温度的表达,精准捕捉了当代城市更新的核心要义。

亳都·新象的成功探索,标志着中国城市商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深厚的历史资源非但不是发展的包袱,反而是最独特的商业资本。它通过创新性的转化,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提供了令人振奋的“郑州范式”。

在项目负责人看来,亳都·新象承载着更深层的城市愿景:“我们期望,亳都·新象能成为助推郑州实现从‘商贸之城’到‘人文商都’跃升的重要引擎,不仅在经济上赋能,更在文化上立标,吸引全球人才、游客与投资。”

展望未来,亳都·新象已以开放之姿、文化为核,稳步启航。它不仅是郑州商业活力的展示窗口,更将作为连接全球视野的文化商业平台,持续推动城市商业向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方向发展。同时,它的探索与实践也将为全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区更新,贡献一份源自中原大地的智慧与方案。 (正观新闻记者 许怡童)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