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今年,二七区大学路街道桃源社区积极探索“网格+志愿服务”新模式,将志愿服务阵地前移,打造了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社区网格志愿服务站。服务站以网格为单元,以志愿者为主体,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活动,成为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居民信赖的温馨港湾。
在“便捷高效”上聚焦发力,当好便民服务的“贴心人”。针对社区内老年人居多、对线上业务办理不熟悉等情况,网格志愿服务站将高频民生事项“搬”到了居民家门口。例如,开展80岁高龄津贴年审“上门办”服务:每年一度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资格认证(年审)工作,对于行动不便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来说是一大难题。服务站组织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提供一对一上门认证服务。同样,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的年审工作也下沉至网格服务站。志愿者们在社区宣传栏、居民微信群广泛发布通知,明确办理时间和所需材料,让居民在遛弯、买菜之余就能顺路完成年审,省去专门跑社区的麻烦,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社区活力”上用心用情,当好文化生活的“组织者”。网格志愿服务站不仅是办事窗口,更是凝聚社区人气的“活力源”。志愿者们积极协助社区策划并保障各类日常文化娱乐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节假日的“包粽子大赛”“中秋百家宴”,到平时的“健康知识讲座”“智能手机培训班”,再到寒暑假的“少儿书法课堂”“亲子阅读会”,随处可见网格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不仅负责活动前的宣传动员、场地布置,还承担活动中的秩序维护、流程引导,以及活动后的清理总结工作。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和谐友爱、充满活力的社区氛围。
在“安全和谐”上持续加力,当好社区安宁的“守护者”。安全是社区生活的基石。网格志愿服务站充分发挥志愿者“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化身社区安全的“前哨”和“探头”。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飞线充电”这一消防安全隐患,志愿者们采取日常巡查与重点时段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在楼道、窗外“飞线”充电的行为进行及时劝阻和记录。他们不仅耐心向居民讲解其危险性,还积极引导居民使用社区新建的集中充电桩,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共同守护小区的“生命通道”。此外,服务站的志愿者们还与社区内的孤寡、空巢、残疾老人建立了“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关系。他们定期上门走访慰问,不仅提供物质帮助,更注重“精神慰藉”。陪老人聊聊天,帮忙打扫卫生,检查家用电器是否安全,代购生活用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独居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构筑起一道有温度的民生保障网。
小网格,大担当。桃源社区网格志愿服务站通过一系列扎实细致的工作,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下一步,桃源社区将继续深化网格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招募更多有热情、有专长的志愿者加入,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让这张“幸福网”织得更密、更牢,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记者 朱翔宇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