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满仓庆丰收,“玉”见幸福感党恩。9月25日,荥阳市王村镇段坊村在玉米烘干塔旁的广场上,玉米丰收节在此启幕。这是王村镇将“农产品”升级为“文化IP”的又一次创新实践,让农民在丰收中收获喜悦,让游客在体验中读懂乡村之美。
荥阳市农业农村局、文广旅体局相关领导,王村镇全体班子成员、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段坊村村民齐聚一堂,共庆丰收喜悦,共话乡村发展。
丰收,是广大农民朋友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的最美画卷。走进段坊,目之所及是金黄色的玉米、忙碌的烘干塔和富硒梨等,是乡亲们的欢声笑语。
丰收,是农业与文化交融共生最生动的体现。由15位村民组成的模特队将段坊村15个特色农产品带上舞台,带来一场特别的“农产品展示舞台秀”——富硒梨,黄澄澄的表皮像刚出炉的 “金元宝”,含硒量十足;芝麻,榨成香油,能香透半条街,简直是厨房的 “香味密码”;青枣,清新脆爽担当,甜中带着淡淡的清香……段坊村党支部书记宋宇杰把玉米棒挂在身上,走路都带风,把“农民+农产品秀”推向了高潮。
文艺展演环节好戏连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后殿村盘鼓《龙鼓庆丰收》擂出昂扬气势,段坊村村民自编自演的农产品T台秀创意十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武松打虎》与苌家拳展演尽显传统文化魅力,经典豫剧选段《抬花轿》《朝阳沟》则引发全场共鸣。一幕幕精彩演出,生动勾勒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与乡村文化的蓬勃活力。
活动现场设置的农产品品鉴区与丰收照片展同样人气高涨。蜂蜜的醇厚、富硒梨的清甜、玉米制品的香浓,还有新鲜蔬菜、富硒梨、水蜜桃、葡萄等特色农产品整齐陈列;产业振兴的实干图景、村容村貌的蝶变瞬间、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通过一张张照片徐徐展开,吸引嘉宾们纷纷驻足观赏、交流品鉴。
“段坊村有了玉米烘干塔,能让玉米得到更好的保存,也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顶梁柱’。”宋宇杰说,2023年,段坊村因集体经济薄弱,戴上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扶下,玉米烘干塔项目当年立项当年建成,段坊村集体经济由一年38000元增至20多万元;今年,段坊村又对玉米烘干塔进行扩广改良,日烘干量由100吨增至400吨,成为段坊村的“增收塔”。接下来,段坊村计划打造“育种—种植—收割—烘干—仓储—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走向更大市场。
乡村是文旅发展的广阔天地。据了解,近年来,王村镇始终坚持以农为本,不断谋发展、创新篇,既能看到现代农业的硬核实力,也能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王村镇入选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河南省乡村建设示范乡镇,先后荣获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等荣誉,“佳禾尚品”菜心入选首批“豫农优品”名录,富硒梨、久日蜜桃、移民葡萄等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王村镇将以此次丰收节为契机,深化玉米产业与特色农产品的协同发展,全力打造区域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王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杜英豪说。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马青慧 文/图
统筹: 张改华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