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正观新闻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今日上午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二审从上午9点半开庭,10点半结束,未当庭宣判。被告“暖心姐姐”出庭,刘学州养家外祖父母亦到庭。

2025年6月9日,“刘学州被网暴案”一审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宣判,判决自媒体大V“真话哥”与“暖心姐姐”构成名誉侵权,被要求赔偿两位原告的精神损害费及维权律师费共计5.7万元。

“暖心姐姐”此前在刘学州评论区的回复

针对此事,正观新闻记者采访到本案代理律师周兆成,回应社会关切问题。

代理律师周兆成与刘学州养家外祖父母

被告当庭称“你不善良”“早晚身败名裂”言论是舆论监督

正观新闻记者:面对被告试图推翻一审判决的诉求,你们是如何处理的?能否透露一些当庭细节?

周兆成:暖心姐姐提交了1组新证据,我们当庭提交了9组证据。在庭上暖心姐姐想推翻一审判决,可说的每一条理由,都站不住脚。

第一,暖心姐姐说刘学州养家外祖父母“不是亲生的,没资格告”。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误解!法律保护逝者名誉,看的是“谁真的守护他”。一审中的村委会证明、多年转账记录、生活照片,已经清楚地证明是养家外祖父母陪着刘学州成长、供他读书。

第二,庭上她强调自己是“正常的舆论监督”,她只是劝刘学州和父母好好相处。但是,刘学州还是孩子,心理本来就很脆弱,他却公开评论“你不善良”“就会耍心机”“早晚身败名裂”。这哪是舆论监督?是往孩子心上插刀!这样的评论一传开,多少人被带偏节奏,从刘学州遗书里也看出这种网暴言论就是压垮刘学州的最后稻草。

第三,她说“一审没调取关键证据”。可这些跟名誉侵权案件没有关系,——本案争议的焦点,是暖心姐姐“有无侵权网暴言论”,不是“别人有没有网暴刘学州?”就像几个人一起打碎玻璃,不能说“别人打了”,自己就不用赔。

第四,庭上暖心姐姐甚至甩锅给养家外祖父母,认为养家“没管好刘学州存在失职”。刘学州是未成年人,被骂到精神崩溃最后被逼自杀,暖心姐姐作为情感主播,长期关注各类热点事件,其言论存在影响力才是主要原因。

“法律不会因为施暴者众多而免除其责任”

正观新闻记者:关于侵权行为的认定,您认为对方的言论为何超出了“正常舆论监督”的范畴?

周兆成:舆论监督应以事实为基础,以理性为边界。而被上诉人发表的“你不善良”“除了有心机,还有什么”“最终会让你身败名裂”等言论,已经脱离了基于事实的评论,上升为对刘学州个人品格的恶意贬损和人格侮辱。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刘学州当时是一名年仅15岁的未成年人,身世坎坷,心理脆弱。对一个这样的孩子进行如此恶意的揣测和诅咒,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称作“正常舆论”。这些言论在当时巨大的网络声量中,虽然只是“一滴水”,但正是这无数滴水汇成了淹没他的洪流。法律不会因为施暴者众多而免除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责任。

“希望刘学州案判决能推动反网暴立法”

正观新闻记者:本案的社会意义是什么?您希望通过此案向社会传递怎样的信号?

周兆成:刘学州的悲剧是一场深刻的社会之痛。本案的意义远不止于个案维权,它更是一次关于人性、道德和法律的全民反思。我们希望通过此案:

第一,坚决遏制网络暴力。明确网络发言的法律责任边界,告诫所有人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切勿因匿名而放纵恶意。

第二,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呼吁全社会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共识和机制,对他们的网络遭遇给予更多关注和更及时的保护。

第三,捍卫逝者的尊严。法律应当保护每一个人生前的名誉与死后的安宁,这是社会文明和法治精神的体现。

我们希望二审的判决能成为一个标杆案例,让刘学州案最终推动反网暴立法,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这也是我们对刘学州最好的告慰。


统筹:石闯
编辑:程子鑫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