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短剧剧组奇缺中老年演员的新闻颇有热度,高薪招聘“霸总爹”“女主妈”的消息令不少人心动。然而,媒体调查显示,围绕于此的招聘骗局正直线上升。

​据报道,所谓“日薪5000元”,要么是噱头,要么是骗局。想要拍戏进组,往往需要参加费用高昂的培训作为敲门砖。即便过了第一关,拍戏机会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上戏之后,高强度、快节奏的“连轴转”令很多中老年人难以招架。很多人折腾一通,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既赔钱还受累。

平心而论,中老年演员缺口可能真的一定程度存在,但“霸总爹”“女主妈”也绝非零基础速成,即便速成也未必就有戏可演。中老年人想尝试新鲜事物、想寻找新的舞台是好事,但随随便便拍短剧、挣快钱,现实肯定不会这么美。大多数馅饼都是陷阱,这个道理什么时候都不会变。利用大家的不熟悉不了解,在一些新职业赛道设置坑老陷阱,值得引起重视。

眼下来看,最关键的是要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打击喊停无办学资质、漫天要价、招摇撞骗的影视培训。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不少中老年人已经深度触网,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精准标记、限流、删除那些片面夸大拍摄收益、闭口不谈进组门槛的虚假信息,也应成为破解此类套路和骗局的发力方向。除了堵,疏也不可或缺。比如迎合市场需求,鼓励正规培训机构针对短剧里中老年的角色定位量身定做“适老化课程”。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保护老年消费者权益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老年人渴望健康、需要关怀,也容易被无休止的营销广告、“情感攻势”等打动。耳根一软、脑瓜一热,便下了单、付了钱。一些不法分子恰是抓住了这样的心理特点,编造了五花八门的新型骗术。因而,对于种种新情况新问题,各方面都有必要高度警觉、积极行动。于每一个日常中帮助老年人面对新技术、新事物带来的生活变化和骗局乱象,构建一个更加老年友好的社会,善莫大焉。

(原题为《“霸总爹”“女主妈”真的好当吗》 来源 北京日报)


编辑:左海涛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