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代反腐文学与纪实写作的高地上,作家丁捷的《问心三部曲》——《追问》《初心》《撕裂》,自成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丰碑。这套作品远非普通意义上的案例汇编或廉政教材,而是一部融合了文学感染力、纪检专业视角与哲学思辨深度的“灵魂纪实”,是新时代反腐题材中兼具震撼力与思想性之作。

在中国当代反腐文学与纪实写作的高地上,作家丁捷的《问心三部曲》——《追问》《初心》《撕裂》,自成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丰碑。这套作品远非普通意义上的案例汇编或廉政教材,而是一部融合了文学感染力、纪检专业视角与哲学思辨深度的“灵魂纪实”,是新时代反腐题材中兼具震撼力与思想性之作。

作为三部曲的开篇与代表作,《追问》以其罕见的真实性与冲击力引发广泛回响。作者丁捷身份特殊——他不仅是作家,更是一名省级文化单位的纪委书记,这一身份使他得以深入反腐一线,获取极为珍贵的第一手素材。书中,他从600余个真实案例中遴选出28个典型,最终与13名落马的地厅级及以上干部进行了直面交谈。这些谈话跨越了身份与立场,成为一部部毫无粉饰的“忏悔录”。

在《追问》掀起波澜之后,丁捷并未停步。他以《初心》继续深挖:这些曾意气风发的精英,是如何从“好干部”滑向“阶下囚”的?《初心》结合作者的半生所经、所历、所情、所思、所感、所悟,讲初心的丧失,讲从初心病灶看文化取舍,讲从初心回归看自我优化……书中通过系统的心灵梳理,揭示出一个核心命题:腐败的发生,往往不是从第一笔巨款开始,而是从信念的第一次动摇、初心的第一次遗忘开始。正如丁捷写道:“遗失初心,有始无终。”

三部曲的终章《撕裂》,将叙述视角从个体命运扩展至家庭、社会与时代。腐败所带来的,远不仅是个人的牢狱之灾,更是家庭的破碎、信任的崩塌、人生的彻底颠覆。“撕裂”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写照——这些官员长期游走于台前“正气凛然”与幕后“肆意妄为”之间,人格陷入严重分裂。直至案发,这种撕裂性痛苦才真正爆发出来,成为比法律制裁更严厉的自我惩罚。

《问心三部曲》超越了普通反腐题材作品的范畴。它不满足于讲述“什么人因何事被查”,而是直指背后更深层的命题——在权力、欲望与理想之间,人该如何安放自己的内心?

它是一部写给党员干部的警示录,提醒他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它也是一部面向公众的纪实文学,以真实的力量重建人们对正义与法治的信心;它更是一部哲学之书,追问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一个人究竟该如何清醒、正直地活着。

正如丁捷所说:“问案”的关键是“问人”,“问人”的关键是“问心”。《问心三部曲》承担的不仅是记录,是批判,更是一场引领社会从“不敢腐”“不能腐”迈向“不想腐”的心灵建设。

(来源 新黄河 记者 徐敏)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