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流不息的马路岂能成为短视频直播的秀场。
据法治日报,在短视频和直播风靡的当下,马路成了一些人眼中的拍摄片场和私人影棚。视频中,有的主播边开车边拍摄短视频或者边直播聊天,甚至还在车流中做出炫技动作;有的主播直接站到马路中央进行拍摄,来往车辆鸣笛声不断。旁边车辆为了避让,只能侵占对面车道驶过。这让人不禁捏把冷汗。
把马路当秀场,无疑是扰乱交通秩序的危险行为。所谓的“避开高峰就行”“小心点就没事”,不过是主播们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开玩笑,从而掩饰追求刺激、博取流量等目的的荒唐借口罢了。如此剑走偏锋,实在是害人害己。
法律层面,在马路上摆拍直播,妨碍了安全驾驶,已逾越法律底线。依法应当予以罚款、扣分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需追究刑事责任。
不得不问,为什么这些主播能不顾劝阻、白眼、警告,冒着生命危险,站在马路上拍摄?为什么一些游客会扎堆在隧道、大桥等路段,甚至挂在火车边上,只为了拍一张“人生照片”?
究其根源,一方面,这与社交平台上那些句句不提危险的“拍照教程”有关,引得很多人跟风模仿。另一方面,则是流量机制的问题——稳稳当当翻不出水花,铤而走险才能吸引人。算法爱推什么、网友爱看什么,引导着这些流量“螺丝钉”们生产什么内容,传达怎样的价值观。殊不知,“唯流量论”如何危害公共安全,误导未成年人。
是时候铲除“速度与激情”飙出的毒流量了。短视频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终结拿命博流量的财路。对存在交通违规行为、危险驾驶行为的短视频、直播及其背后账号,及时采取屏蔽视频、封禁账号、取消营利权限等处置措施。
相关部门则强化监管职责,形成常态化治理,提高危险摆拍的违法成本。该纠正纠正、该处罚处罚、该曝光曝光,严格执法、以案普法,以儆效尤。此外,可运用智能技术精准识别、及时阻拦马路直播行为。
引导短视频直播行业正向健康发展,莫被流量迷了眼,“狂飙”出规则和底线之外。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任思凝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