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音频

1

你有没有发现,尽管我们都曾很努力地想要在这个世界发声,想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声音。

但回看起来,人生中很多的灾难事件,很多让我们倍感后悔、懊恼或尴尬的时刻,恰恰来自于,我们说了太多的话。

或者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多言,都会带来多失。

海明威写道:“人用两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开口说话很容易,难的是你得有智慧去辩识,该在什么样的时候说什么样的话。

否则,一旦把控不好这个尺度,说出去的话就会成为最快暴露你软肋和消耗你能量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讲,人到了一定年纪,是要往回收的。

不被外界繁杂的世事带着走,而是学会以安静沉稳的姿态做好自我言行的管控与管理。

不逞能,不喧哗,不多言,即是人到中年最好的处世之道。

2

被误解时,不必解释。

村上春树有句话:不解释就明白不了的东西,即使解释了也明白不了。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能尽可能赢得身边人的理解与认同。

而每当遭遇到误解时,我们就会倍感不安,试图不遗余力地为自己辩白澄清。

但其实,和任何人解释自己,都只会让你掉入的自证陷阱。

因为很多误会分歧的出现,本质上是源于大家本来就不是一路人,三观和认知本就不同频。

这是你说得再多,也无力扭转与改变的事。

成年人的通透,在于明白,懂你的人无需多言,不懂你的人多说无益。

遇事感觉说不清楚的时候,与其徒费口舌,不如什么也不做,闭口不言随它去。

沉默虽然无声,却足以彰显你的决心和态度,替你告诉世界:

我永远只做自己,至于别人怎么看,并不重要。

3

被忽视时,无需争辩。

我们可能都曾以为,当自己的意见想法被人低估或无视时,只有据理力争,才能避免吃亏。

却不知道,自身的时间、精力和能量才是真正宝贵的资源。

相比较之下,很多事都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弘一法师有句话:思想不在一个高度,不必相互说服,只需用沉默相互尊重。

为什么人修为达到一定境界后,都会变得少言寡语,不争不辩。

当然不是在做无谓的忍让,而是明白,很多人与事根本不值得自己去在意与计较。

真正有智慧的处理方式,是学会向内观,向己求,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专注做自我修正。

以沉默蓄力,用时间说话,靠行动破局。

当你认真做好一件事,它自然就会替你证明所有事。

哪怕你什么也不说,只要站在那里,你的实力也自然会让你成为人群中谁也无法忽视的存在。

不喧哗,自有声。

人生下半场,愿我们都能群处守口,独处守心。

一点点把外界的嘈杂变成静音模式,一步步在止语正念中成就自己所想要的人生。

(作者 李秀文 来源 念念沐心微信公众号 AI主播 制作 杨铁虎)


统筹:梁冰
编辑:许怡童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