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6月16日,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奴国际”)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谋求成为继海底捞、呷哺呷哺之后“港股火锅第三股”,这一动作曾引发餐饮业高度关注。近日,中国证监会就巴奴国际的境外上市申请发出反馈意见函,九连问聚焦股权架构、数据安全以及最受争议的“大额分红后高额融资”的合理性,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招股书显示,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2022年-2024年,巴奴的营收从14.33亿元攀升至23.07亿元,净利润也从-519万元扭亏为盈至1.23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7.09亿元,净利润为0.55亿元,亮眼的财务数据为上市增添了底气。
在股权架构方面,监管部门关注创始人杜中兵及其配偶韩艳丽复杂的持股情况,杜中兵与韩艳丽透过D&H(BVI)LTD控制巴奴国际已发行股本的75.26%,透过BANU UNITED LTD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8.11%,但两人已通过自身和员工持股平台持股,却又通过Tomato Second持股,证监会要求说明背后原因。同时,北京番茄私募基金设立Tomato Second、Fifth、Sixth所涉及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程序履行情况,以及对应境内私募基金产品备案情况等也被问询。此外,关于GYHL、BANU FUTURE及Water Way Brand的具体情况,与现有股东、董监高的关联关系等也在问询范围内。
在数据安全方面,证监会要求巴奴国际说明开发、运营的网站、APP、小程序、公众号等产品收集和存储用户信息规模、数据收集使用情况,是否存在向第三方提供信息的情形,以及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
备受争议的是巴奴国际的分红行为。2025年1月,巴奴国际宣布向股东派股息7000万元,截至6月9日已全额派付,按投票权粗略计算,杜中兵家族分红超过5800万元。2024年巴奴国际的净利润为1.23亿元,而此次分红金额高达7000万元,占2024年净利润比例的56.9%。证监会要求巴奴国际说明分红内部决策情况以及税费缴纳、外汇管理等监管程序履行情况,结合公司负债等情况说明实施分红的合理性,以及在分红情况下本次上市融资的必要性。一边是大额分红,一边又寻求上市融资,这一操作让市场对巴奴的资金运作逻辑提出疑问。
此次证监会的九连问,是对巴奴国际上市资格的全面审查,巴奴国际及其保荐机构需在规定时间内对证监会的问题进行详尽、合规的回复,其回复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其港股上市的审批进程。
(来源:封面新闻)
编辑: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