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百名救援人员钻进密不透风的山林,热成像无人机在夜色里扫过层层灌木,志愿者们喊着孩子的名字穿过沟壑……这些搜救场景,让人无比揪心。
据澎湃新闻报道,8月9日上午11时40分左右,一名自闭症男童跟随一个夏令营团队攀登苍山时,与队伍走失。随后,当地多部门联合开展搜救,投入了搜救犬、无人机、热成像仪等。可至今为止,失联男童仍杳无音讯。
(图源:澎湃新闻)
涉事夏令营打着“让教育回归自然”的旗号,却让4名老师带着7个孩子深入苍山,其中还包括需要特殊照护的自闭症儿童,到底是怎么敢的?要知道,当地“苍山不是山”的俗语背后,是毒蛇、野狗和瞬息万变的天气,这般贸然闯入,暴露的是机构对安全的漠视。
更令人费解的,是此次事件中的时间差。孩子上午11时40分左右走失,机构却迟至13时43分才报警,这黄金两小时的延误,究竟是处置失当还是刻意隐瞒?而该机构此前宣称“30+老师守护十几个星娃(自闭症儿童)”,出事时却连定位器都未给孩子配备,又何谈专业性?
公开资料显示,本次的夏令营是暑期班,价格为3800元/周,报名至少两个周期,这个费用并非一笔小数目。家长支付高价,本是希望孩子得到更专业的照护,可该夏令营既没有制定防护方案,也没有在孩子走失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这种“只收费不负责”的行为,无疑将孩子推向了险境。
据媒体报道,走失儿童参与涉事夏令营是为治疗自闭症,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活动期间仅有带队老师与营员同行,家长不参与陪同。而这种所谓的“封闭式管理”,实际上将所有的监督都挡在了门外。要知道,将孩子“封闭”起来,不仅不是教育的正道,也会让孩子陷入不可预知的风险中。
万幸的是,很多民间力量也加入了救援队伍中:志愿者凌晨带着手电筒上山,热成像仪在黑夜中搜寻,孩子妈妈的呼唤声通过喇叭回荡在山谷,甚至观鸟用的夜视仪都被紧急征集。这种自发的善意既让人动容,也让人感受到人间温暖。
截至目前,走失儿童还未找到,搜救仍在继续。希望,这个来自星星的孩子能平安归来,也希望这次事件能敲醒更多人:教育不是冒险,放手不是放任,对特殊儿童尤其如此。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韩静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