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观看视频
“我是42岁时冒着风险生的小儿子,没想到补课时会出事……”这位母亲哭到哽咽的声音里,藏着一个家庭碎裂的痛。
到8月7日,虽然事情已经过去12天,但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的曾先生和王女士一家人依然处于极度悲痛之中。7月26日晚上,他们7岁的小儿子曾虹博,在当地一个补习班上补习课期间,从14楼的窗户坠落,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由于室内缺乏监控设备,无法还原事发经过。目前,该起事件仍处于调查定性阶段。
小孩坠楼的窗户 (图源:极目新闻)
梳理事件来龙去脉后发现,补习班里存在种种反常。家长从没被允许进过教室,只能在门口接送,谁也不知道这个教室里还藏着个小房间;事发时,三个孩子被老师安排在里面玩,而这个房间的窗户既没有护栏,还拉着厚厚的窗帘。这些细节,像一根根刺,扎在人心上。
或许,很多家长像这位孩子的父母一样,冲着“退休名师”的招牌交费。可这些教师真有能力监护所有学生吗?这些补习班到底有没有资质?连最基本的监控设备都没有,出了事连事发经过都无法还原,这样的地方,怎么能放心办班?
事后,鹿城区教育局回应 “协助处理后续”,可在悲剧发生前,这些散落在居民楼里的培训班,究竟该由谁来监管?
现在,警方已介入调查,但无论结果如何,一个鲜活的孩子再也回不来了。每到寒暑假,类似的事件频频发生:小朋友玩厨房蒸锅玩具,手指被卡入蒸屉孔洞,最后靠消防员才得以解救;孩子在兴趣班玩耍,因场地设施问题意外摔伤……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警醒我们:儿童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
希望这起悲剧能唤醒更多人。家长给孩子报班前,多问一句资质,多查一遍场地;监管部门要把“地下补习班”纳入视线,别让安全检查成了摆设;而那些开班的教师,更要切实负起责任,毕竟,手里攥着的不只是学费,更是一个个孩子沉甸甸的生命与未来。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韩静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