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家店,同一道招牌菜,本地人和外地游客拿到的是两份截然不同的菜单,这是什么道理?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黑龙江一美食博主反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一火锅店使用两份价格不同的菜单招待客人,本地游客菜单上的菜品价格,普遍低于外地游客菜单上的菜品价格,其牛肉菜品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8月5日,当地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已对涉事门店进行处罚,相关部门正在调查处理。

“阴阳菜单” 视频截图

面对“阴阳菜单”质疑,商家淡然回应,“当地人就是当地价,外地人有旅行社进行沟通”。这是什么逻辑?《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有“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商家如此作为,显然涉嫌违反法律法规,必须受到严惩。

眼下,旅游市场发展火热,各地文旅部门都在积极揽客、待客,竟然还有商家使用“阴阳菜单”,无疑是一种短视、急功近利的行为。

设置两份菜单,来获取不当收益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游客权益和自身利益,还影响了呼伦贝尔这座城市的声誉和经济效益,可谓是“两份菜单脏了一座城”。

“阴阳菜单”事件频发,深层原因值得深思。从违法成本看,过往部分案例中,几百元到数千元的罚款,与旺季高额营收相比微不足道,难以形成震慑;从经营理念看,一些商家将旅游消费等同于“一次性交易”,认为游客复购率低,不惜以欺诈换取短期利益;从监管时效看,旅游旺季人流激增时,监管力量易出现覆盖盲区,事后惩戒往往滞后于消费纠纷。

如果不解决深层次问题,仅仅“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可能起不到治本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建立“惩罚性赔偿+行业禁入”机制,让违法成本远超潜在收益;地方政府推行“红黑榜”公示制度,将诚信经营与信用评级挂钩,形成正向激励。

草原的美,美在坦荡;旅游的火,火在诚信。近年来,从山东淄博凭“真诚待客”出圈,到甘肃天水以“暖心服务”留住游客,都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游客奔赴的不仅是风景,更是放心消费的环境。

呼伦贝尔的草原风光、民族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但若包裹在“阴阳菜单”的外壳中,再美的景致也会失去吸引力。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任思凝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