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2025东风·岚图汽车武汉网球公开赛球童特训营,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南校区)网球场火热开营。经过层层选拔的152名“准球童”身着统一服装汇聚于此,迈开自信的步伐,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赛场第一课”。这些小营员们将经过为期8天的集训与考核,踏上一段追逐梦想、挑战自我的精彩旅程,成为正式球童,服务今年的武网赛事。

八月的武汉“热辣滚烫”,但比酷暑更“热”的是小营员们的青春热情。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南校区)的网球场上,少年们无惧酷暑,从跨立站姿到精准跑位捡球,从递送毛巾的时机把握到撑伞服务的姿态礼仪,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到位。尤其在模拟运动员发球挑球后的快速上步捡球训练中,既考验了球童的反应速度,更锻炼了他们在赛场上灵活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跨立、无球示意、有球示意、供球、传球、接球、捡球、撑伞、网前站姿、网前跪姿、进场、退场……”这些看似基础的动作背后,是对细节与节奏的极致打磨。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标准一致,力求在赛场上做到“零失误”,成为球员身边最安心的“隐形拍档”。

除基本技能训练外,本次球童特训营还安排了系统的网球规则讲解与实战配合演练。在专业教练与赛事裁判的带领下,小营员们将学习入场退场、场上服务、换球流程等专业知识,观摩职业球童的工作视频,并参与双打、抢七、抢十等情景模拟演练。随着训练节奏不断加快,少年们将在体能与技术的反复打磨中,实现从“赛场萌新”到“职业球童”的蜕变。

2025武汉网球公开赛联合外籍赛事总监布兰达·佩里表示,“希望大家能好好享受这段经历和机会,感谢你们对武网的奉献和帮助。”

来自新加坡的李安然是本次球童特训营里的 “新鲜血液”。趁着假期回国探亲的她,因热爱网球与武网结缘。“在新加坡时就一直在打网球,妈妈看到招募信息后立刻鼓励我报名,能为家乡的国际赛事出份力,特别有意义。” 她最期待在集训中学会团结协作,“努力超越自己,把每个细节做好” 是她的目标,她也计划着分享这段特殊的经历:“回去后一定要讲给新加坡的同学听,让他们也知道武汉有这么棒的网球赛事”。

曾获得青少年网球赛事冠军的李梦晓则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第二次参训的她深知这段经历的价值:“能锻炼独立性,以前在家依赖父母,在这里凡事都要自己承担、自己思考。”参赛经历让她对球童职责理解透彻:“网前球童要贯通两边底线,责任比其他位置更重,担当是最重要的素质。”她还特意给新球童们提了个醒:“底线球童一定要跟紧球员,专注理解球员的每个动作,才能第一时间回应需求。”

 从初来乍到的新鲜期待,到经验丰富的沉稳担当,不同阶段的小营员们正以各自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赛场积蓄力量。看着他们在场上跃动的身影,武汉网球公开赛球童培训师组长李庆有感慨道:“再次在训练营见到大家,既熟悉又新鲜。我们团队前期反复研究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做了不少调整,就是想在新的标准下改进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扎实掌握网球服务的基本知识。”他望向这群朝气蓬勃的少年,满怀期待,“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营中学有所成,最后站在金秋十月的武网赛场上发光发亮!”

本次球童特训营既是一次技能的磨炼,更是一次青春的燃烧。经过训练营8天的严格集训与考核,最终将有近100名球童从参训的152名“准球童”中脱颖而出,获得在今年武网赛事上正式服务的机会,成为世界顶级球员身边最亮眼的“最佳拍档”。

球童是赛场上的影子,虽不似光芒耀眼,却总在光需要时及时出现。从球童到赛场主人公,每一个努力的身影,都是武网精神最鲜活的诠释。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群充满朝气蓬勃、怀揣梦想的少年,在金秋赛场上,交出属于他们的“满分答卷”!

(正观新闻记者 陈凯 通讯员 张黎 田卉 文/图)


统筹:王绍禹
编辑:魏泽斌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