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橙狮青少年网球冠军系列赛-钻石系列赛暨2025“炎黄杯”青少年网球积分排名赛第六站郑州站(CTJ-B600)在郑州市健郑奇迹网球公园收官。本次赛事由河南省网球协会与橙狮体育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郑州文化旅游和体育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共设置10岁组(U10)、12岁组(U12)、14岁组(U14)、16岁组(U16)四个组别,吸引了来自全国的近200名青少年选手参赛。这场赛事展现了中国网球后备力量的活力,更通过专业的赛事组织、数字化技术赋能与黄河文化传承的融合,为郑州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智慧赛事赋能青春竞技
作为纳入CTJ积分体系的重要赛事,本站比赛延续了“炎黄杯”与橙狮体育的双重优势 —— 前者依托河南省网球协会的本土资源,吸引了来自全国的青少年选手同场竞技;后者则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通过官方影像服务提供方Smartshot橙狮慧影系统实现了比赛全程的视频直播与数据追踪。“尽管8片场地同时开赛对网络部署是极大考验,但我们提前完成了系统调试,让远在外地的家长也能实时观看孩子的表现。”赛事影像技术负责人张云鹏介绍道。
来自北京的U16组选手贾逸波对此深有感触:“裁判的判罚精准,场地条件专业,尤其是赛后能通过小程序回看技术统计,这种科技感在青少年赛事中并不常见。” 其家长贾焱斌也表示,首次来郑州参赛便感受到独特的赛事氛围:“从赛事组织到技术保障,细节处体现了郑州办赛的专业度。”
“这次能夺冠,首先得感谢组委会的后勤支持,每个场地都有冰桶,在高温天里太关键了。”U16男子组冠军戎梓陌提到,场地地面摩擦系数高,配合赛事使用的邓禄普网球,能更好的打出旋转球。回忆起比赛,他印象最深的是与吴雨轩的抢七大战:“当时一度陷入被动,但我提醒自己不能急,慢慢把节奏找回来,最后成功翻盘。” 除了这场硬仗,其余比赛相对顺利,这得益于他在心态上的成熟 —— 正如他所说:“网球让我比同龄人更懂得控制情绪。”
场地设施彰显城市实力
“这次在家乡夺冠太激动了!医疗保障、场地条件都特别专业,裁判们顶着烈日执裁更是辛苦,特别感谢组委会的用心!”2025“炎黄杯”青少年网球积分赛郑州站U16女子组冠军王思淇在赛后采访中难掩兴奋。
本次赛事举办地郑州健郑奇迹网球公园,坐落于中原区中原西路与图强路交叉口东北区域,占地9000平方米的场地内,8片标准网球场错落分布,不仅满足了赛事需求,更成为向外展示郑州体育设施建设成果与城市运动活力的生动样本。河南省网球协会秘书长、郑州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陈苗苗透露:“借助承办国际国内赛事的契机,河南的网球场地数量近年持续增长,同时网球爱好者的年龄也在逐渐更小龄化,而且水平在不断提高。”
面对赛事期间的高温天气,组委会提前在场地周边设置帐篷休息区,提供水的售卖服务,每个赛场增加保温箱给予水与冰块供应;第二比赛日更是根据天气情况紧急动态调整,在赛场内外增设遮阳设施,这些细致安排既保障了赛事顺利进行,也让参赛选手和观众都感受到郑州的城市温度,得到了一致好评。戎梓陌就多次提到:“天气确实炎热,对体能消耗很大,但冰桶和充足的饮水供应帮我缓解了不少压力。”
体育IP撬动城市发展新价值
作为全国青少年交流的 “新载体”,“炎黄杯” 通过网球运动串联起黄河文化的精神纽带。赛事期间,U14组冠军获得的国外训练营资格,以及U12至U16组前四名直通橙狮系列赛总决赛的名额,为青少年搭建了从区域竞争到全国舞台的晋升通道。这种阶梯式培养体系,与CTJ积分赛的人才选拔机制形成呼应,推动河南网球后备力量的储备与成长。而选手们在赛场之外的体验,更让赛事成为城市形象的 “活名片”。戎梓陌在赛后计划前往“见郑美好·清凉消暑季”活动现场参观,还不忘点赞郑州美食:“灌汤包和胡辣汤太绝了,比赛间隙特意去尝了尝。” 这位从二年级就因父亲影响爱上网球的少年,用一句地道的 “郑州真中”为此次比赛画上句号,也道出了选手们对这座城市的好感。
当最后一颗网球落地,奖杯被少年们高高举起,这场为期两天的赛事早已不止于胜负。它像一座活力满满的桥梁,让郑州敞开怀抱,成了全国青少年们以球会友的欢乐舞台;“炎黄杯” 这个IP也带着黄河文化的底蕴,给城市注入了满满的青春元气。
(正观新闻记者 魏泽斌 文 白韬 图)
统筹:王绍禹
编辑:蔡胜文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