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河南省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持续向好、全面向好态势,圆满完成“双过半”任务目标,有力扛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
生产供给稳步提升
作为经济发展的根基,生产供给领域呈现多极支撑的良好格局。农业生产筑牢 “压舱石”,我省扎实开展控旺防冻、抗旱浇灌、“一喷三防”和“三夏”生产,夏粮总产量达750.01亿斤,秋粮种植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
工业生产持续夯实,五大主导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5%、14.9%、10.7%,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增速显著。
服务业在提质增效中焕发活力。出台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周口、驻马店新增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布局,蜜雪冰城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市值近2000亿港元。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消费投资双轮驱动
消费与投资“双轮”并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消费提振行动成效显著,举办“乐购河南·品质生活”等促消费活动,省级发放3.5亿元文旅、住宿、餐饮等消费券,截至7月16日,全省汽车、家电、数码等以旧换新申请金额达126.4亿元,带动销售额达826亿元。
项目建设为经济注入“强心剂”。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提速推进608个“两重”、1153个中央预算内投资、3037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重大项目建设,上半年,全省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9.3%。
加力稳外贸稳外资。出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对全省进出口亿元以上重点骨于企业实施分级包联,上半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125.3亿元,同比增长26.2%,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6.4%、31.1%。
发展动力加快积蓄
助企纾困精准发力,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全省大走访活动,健全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上半年,新设企业27.9万户、同比增长11.3%。
加快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85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入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全省17个省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移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上半年,全省共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例254起,完成经营主体信用修复1.6万条、修复率100%,郑州商品交易所成功挂牌白糖系列期权、填补国内空白。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通中国邮政郑州至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建成运营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启用郑州至连云港“铁海直运”线路,开封、新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设立,上半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达43.5万吨,全省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1522列(自然列)。
创新开放动能强劲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布2025年全省重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两批15项榜单,发行全省国企首单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上半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551.1亿元、同比增长86.7%。
加快数字化转型。启动实施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三年行动,推出首批13家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郑州、洛阳成功入选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中航光电、卫华起重等10家企业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持续深化城乡融合。出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实施方案、城市更新重点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发展设施种植业促进农民增收等行动,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正式开通运营,截至6月底,全省开工改造老旧小区816个、涉及居民13.6万户,新改造农村户厕5.6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2%。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生。就业基本盘稳固,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4.6%。
公共服务持续升级,加快省中医一附院国家医学中心和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行动,发布11个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名单,大河村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实施社会保险扩面提质专项行动,上半年,全省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次达1.01亿人次,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906.5亿元。
下半年重点发力四大领域
报告明确,下半年,我省将紧扣促消费扩投资、助企业强产业、抓改革促开放、保民生守底线四大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坚决打赢经济发展夏秋季战役,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消费投资持续发力。“缤纷夏日・乐享河南”暑期消费季、消费券接续发放、住房促销等活动接力推进,“一老一小”、体育文娱等新消费增长点加速培育;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接续开展,“双百工程” 及产业、交通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内需动力进一步激活。
企业服务与产业升级持续深化。将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的重点聚焦到解决企业问题诉求和优化营商环境上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合成生物等产业园区加快规划,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遴选启动,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稳步推进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建设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运行监测平台。加快推进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制订,深入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办好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完善郑州国际陆港核心配套设施,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常态化开行郑州、洛阳至东部沿海港口铁海联运班列,全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中欧(亚)班列开行4000列以上。
民生保障再加力。深入实施“豫荐未来 青春启航”等系列线上线下校园双选活动,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实施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园安全能力提升工程、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完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制定普惠托育服务价格政策,适度提高我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协同推进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工作。
正观新闻记者 董艳竹
编辑:胡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