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过很多博物馆,但大河村这一博物馆新馆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尤索普江·艾哈迈达利耶夫的赞叹,道出了上合组织学者与普通游客参访大河村遗址博物院的共同心声。7月24日,借着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子活动举办的契机,数十名中外专家学者与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这座承载千年文明的场馆,在夯土墙与彩陶间触摸中华文明的脉搏,留下了一连串惊喜与赞叹。

原始风貌藏巧思,千年遗迹动人心

“尤其吸引我的是那些公元前的考古遗迹,它们令我震撼不已!”尤索普江·艾哈迈达利耶夫站在保留着原始夯土墙的遗址区前,语气里满是惊叹。作为走访过埃尔米塔什博物馆等世界名馆的学者,他对大河村的“原生态”保护理念格外青睐。 

“你们能将展品保持原始状态,连背景都保留着夯土墙的自然原貌,一切都太漂亮、保存得太好。”更让他意外的是场馆的超高人气:“这么多人来参观,足见大家对这份文化遗产的热爱。”

文明共鸣跨山海,彩陶无言话共通

“我在这儿发现了太多和巴基斯坦文化相近的地方!”巴基斯坦学者赖斯·阿迪勒一边端详展柜里的彩陶,一边兴奋地分享感受。他指着展品细细对比:“我们那里也有类似的传统城市风貌,还有花纹相近的彩陶,参观时我一直在找两国文化的共通点。”

除了文化共鸣,博物馆的建筑构造也让他连连称奇:“从这些遗迹能想象出几千年前的人如何建造房屋,这种穿越时空的体验太奇妙了。”

初遇中国便“种草”,期待带家人再赴约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大河村让我彻底爱上了这里的文化!”沙特阿拉伯记者努尔·努加利的眼中闪烁着惊喜。在她看来,博物馆用最朴素的方式展现了最丰富的历史:“几千年的文化就这么生动地铺在眼前,很多细节都是我从未了解过的。”

她特别提到峰会选址的深意:“把活动放在这里,就是中国向世界敞开文化大门的证明。”参观结束时,她已经开始规划下次行程:“我一定要带家人来,让他们也感受仰韶文化的魅力,这趟文化之旅太值了。”

游客点赞添热度,古今对话有新意

场馆里的小游客和家长们也有自己的“心头好”。10岁的殷葭月在文创区笑盈盈地说:“彩陶双连壶太有趣了!之前只见过文创产品,今天终于看到实体啦,比图片里更精致。”

12岁的汪心悦则对着精美陶器出神:“古代没有机器却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先民的智慧太了不起了。”家长汪录辽感慨道:“几千年的历史本身就够震撼,再加上声光技术的展示,视觉冲击特别强,孩子边看边问,比课本上学得更生动。”

据大河村遗址博物院文物保管工作人员杨盼明介绍,为了让千年遗产“活起来”,场馆不仅对几十万平方米核心区进行完整性保护,还通过原址展示、模拟复原、新馆展陈等方式活化文物。“我们用声光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就是想让游客和古人来场‘跨时空对话’。”

从夯土墙的斑驳痕迹到彩陶上的灵动纹路,从国际学者的惊叹到孩童的好奇目光,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正以独特的魅力,让仰韶文化跨越时空、连接中外,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故事的生动窗口。

(正观新闻记者 魏泽斌)


统筹:王绍禹
编辑:彭茜雅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