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傍晚,在郑州新区海关、郑州经开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统筹运营的“河南首辆跨境电商TIR卡班”从郑州经开综合保税区A区顺利发车,标志着河南成功打通“跨境电商9610+TIR国际公路运输”创新链路。
据了解,这是我省将“跨境电商”与“TIR运输模式”相结合的首次探索,为内陆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注入新动能,也标志着“郑州中大门集团TIR卡班公共平台”正式启动运营,实现TIR车辆首发。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车货物在河南保税物流园区以跨境电商9610模式报关,经郑州新区海关查验后启程前往目的地俄罗斯莫斯科,将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全程预计10余天。
这是河南首批“TIR+跨境电商”模式出口货物,也象征着河南TIR跨境公路运输线路进一步扩容,为内陆地区跨境电商物流降本增效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制造”高效出海。
据了解,TIR系统基于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具有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的便利机制,中途不换装、不换车、不卸货,非必要不查验,能实现“门对门”“一单到底”运输。TIR系统从1949年建立至今, 已在全球拥有70多个缔约国,覆盖“一带一路”大多数国家。中国于2016年7月正式加入《TIR公约》,成为该公约第70个缔约国。TIR模式极大地提升贸易便利化、提高货物通行效率、节约运输时间和成本,这也符合跨境电商产品对物流的要求。TIR模式将与传统运输方式互为补充,促进国际物流运输方式多样化发展。
据悉,为保障首批“TIR+跨境电商”模式出口货物顺利通关,郑州新区海关提前对接企业需求,设置TIR专窗,全流程指导企业快速办理系统审批、查验和车体施封等工作,并建立“属地+口岸”海关协调机制,主动对接出境地口岸海关,动态跟踪TIR车辆到达口岸时间,确保顺利通关。
正观新闻记者 成燕 孙婷婷 通讯员 常炯/文/图
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