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工程建设领域“项目服务官”制度自实施以来,切实以项目为中心,实施“包政策指导、包问题解决、包手续帮(代)办”的“三包”服务,不断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受到了办事企业的广泛好评。为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审批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经开区建设局扛稳党建责任,拓展服务事项,破解实际难题,着力推进“项目服务官”进入2.0时代。

党建引领夯实服务基础

一是强化纪检联动,做好服务监督。一方面,畅通企业项目的投诉渠道,持续发挥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工作力量,强化履职过程监督,严格约束服务官在工作中的态度及言行,避免出现“借服务之名行破坏营商环境之事”;另一方面,与纪检监察部门对接,组成工程项目审批纪检专线,项目服务官接收全链条审批服务事项上的违纪线索,并将线索第一时间转至纪检监察部门,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严惩不贷。二是增强服务意识。通过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开展服务官廉政教育和培训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补强先锋力量,筑牢战斗堡垒。今年,该局抽调优秀党员骨干力量,在综合服务、融资帮辅、现场指导上安排组建“三对一服务队”和党员先锋队,对项目手续办理、融资协调、工程建设等事项全程帮辅,对有开工、竣工等关键节点的项目和事项集中力量强化服务。

提质增效扩大服务覆盖面

在业务上,将工程项目审批服务延伸至不动产测绘、首次登记、商品房预售、工程建设资金融资、建设劳务用工等,做到企业有需求,服务就有回应。今年以来,在做好工程项目审批服务的基础上,“服务官”制度帮助企业开展政银企对接、施工安全指导、测绘服务等事项50余次,有效帮助企业建设、经营和发展。

在受众群体上,将服务覆盖面从项目企业扩展至项目相关群众,如对房地产项目,除做好施工、竣工验收等建设手续外,积极做好竣工后的不动产办证等服务,助力项目实现交房即发证,特别是对有入学需求的项目小区,开辟绿色通道并开展延时服务为群众开展办证服务。今年4月,组织验收专项服务小组为中建元熙府项目开展“验收+不动产办证”服务,在完成“高品质交付+发证”的同时,实现该项目从拿地、建设到竣工验收、交付办证,总历时不到两年半时间,比原计划建设周期节约时间90天,项目全流程审批用时10天,远少于既定审批时限,不仅较大节约了企业成本,更是惠及相关群众。

有的放矢提高服务精准度

定期开展反馈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短板,针对问题优化措施、完善机制,真正做到“让项目说了算、按项目说的办”。今年3月份,建设局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议,详细了解项目在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收集相关意见、建议40余条,全面了解工程项目方面的难点、堵点。针对反馈较多的开工问题,建设局进一步优化事前服务,在全面实施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的基础上,创新“开工联系函”机制,企业凭联系函可先行开展基坑开挖等事项。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开展“一日办”,实现施工审批“不过夜”,1个工作日完成中欧班列(郑州)多式联运智慧集散分拨中心一期项目及二期等重点项目施工许可的审批,保障了项目取得专项资金并实现尽快开工。

下一步,经开区建设局持续以做好服务为出发点,以科技赋能带动服务提升,将Deepseek等主流软件接入智能咨询服务模块,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转向“AI+”新阶段,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从“人工主导”向“智能辅助”转型,更好服务项目及群众。

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贾璐绮


统筹:赵青
编辑:李佳露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