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区建中街街道铁英社区的老旧楼院,曾因无主管管理而问题频发——自行车随意停放挤占通道,飞线充电暗藏安全隐患,破损路面让居民出行不便。如今,车辆在划定区域整齐排列,楼道干净敞亮,新修整的休闲广场上,居民围坐聊天、孩童嬉戏玩耍,处处洋溢着烟火气息。这一蝶变背后,是社区以“根系党建”工作法破题无主管楼院治理,将党组织“根系”深扎基层末梢,激活居民自治“红色动能”的生动实践。

四级架构筑牢“红色底盘”组织根系向下深扎

针对无主管楼院治理难题,铁英社区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把辖区划分为9个“红色责任田”,让党旗在楼院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在幸福路9号院,网格党支部通过“红色议事厅”召开12场协商会,发动党员骨干带头解决小区环境整治等8项历史遗留问题,并引入规范化物业,结束了楼院多年来的“无管”状态。幸福路4号院、铁英街24号院则依托党员家庭户成立“邻里互助社”,居民共同制定“楼事楼议、民事民决”自治公约,实现从“无人管”到“自主管”的转变。随着系列举措的推进,辖区党员参与楼院治理的比例大幅提升,真正做到了“支部建在网格上”,为楼院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单工作法”破解民生难题,服务根系向前延伸

“下水道堵了没人管?周五恳谈日反映后,48小时就解决了!”幸福路13号院居民李阿姨对社区的办事效率竖起大拇指。铁英社区推行“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三单工作机制,党员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收集民意,联动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整合资源,实现“居民点题、组织领题、多方解题”闭环服务。

此外,针对康复前街55号院危树倾斜隐患,社区党委链接“幸福家园”项目资金,及时移除危树,并协调大桥局设计院技术力量,为居民解决屋顶漏水难题。截至目前,社区已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6%,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楼院,大事不出网格”。

“党建+”融合培育睦邻文化,治理根系向内融合

在铁英社区,“红色”不仅是治理底色,更成为凝聚民心的精神纽带。社区定期组织党员群众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引擎聚合力”主题研学,让红色基因融入楼院治理。同时,创新“党建+”服务矩阵: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检查,为居民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针对老年群体推出“爱心菜篮”配送,解决他们的生活难题;举办“睦邻文化节”活动,促进新老居民交融,构建“熟人社区”。

“现在楼院干净了、邻里亲近了,日子越过越舒心!”谈起变化,铁英社区的居民纷纷感叹。如今的铁英社区,老旧楼院不仅“颜值”提升,更通过“根系党建”激活自治活力,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长效长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让无主管楼院真正成为居民安心、暖心的幸福家园。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郭亚楠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