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劳动节,在郑州的一军事训练营中,00后教官张森并没有休息,一大早他就等待着20名学员的到来。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是一批孤困孩子,他们或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或是父母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儿童,是一群最容易被忽视掉的群体。
张森的任务是作为这次“童闯军营过五一暖心相伴助成长”军事研学营活动的教官,带领孩子们在“军营”中磨砺心性,更好地成长。据了解,该活动由河南省福兴儿童公益基金会等机构主办。
从部队退伍回来,张森做教官已有4年。虽然过往的培训中很少接触孤困儿童,但是出身农村的他接触过留守儿童,他知道,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导,孩子容易走偏,为此教官们为孩子们设计了专门课程。
5月1日,孩子们抵达营地后,换上迷彩训练服,在授装仪式中正式成为“小战士”。张森耐心解释上交零食与电子产品的意义:“暂时放下依赖,才能专注感受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起初攥着零食袋的小手慢慢松开,当迷彩服穿在身上的那一刻,孩子们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认真敬礼——这是他们向“独立”迈出的第一步。
开营立誓,持枪训练、真人CS对抗、高射炮模拟操作、坦克车驾驶体验也让孩子们 “过把瘾”。“参加这次活动非常开心,里面很多活动我都喜欢,特别是教官教我们持枪动作太帅了。” 一位小朋友告诉正观新闻记者。
军旅生涯让00后的张森有着严肃的外表,可他面对这群孩子却耐心极了。他一遍遍示范“两折叠法”叠被褥,孩子们围在床边反复练习,从歪歪扭扭到有棱有角,也叠得有模有样。
一人一个脸盆,张森教着孩子手洗衣物,当晾衣绳上整齐铺满孩子的衣服时,孩子们开心的同时,也不停感慨大人们洗衣服的不易。“劳动的确能让一个人感受到个人社会价值的存在,让孩子去参加劳动可以锻炼他们的心性,也能让他们体会到监护人的辛苦。” 张森说。
两天一夜的军营生活结束后,孩子们离开了。从军事训练的坚韧到生活实践的独立,从团队协作的温暖到情感教育的深刻,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技能、友谊与自信,更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与期待。“未来我们将继续整合资源,开展更多元化的关爱活动,为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注入更多温暖与力量,助力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叶县心天地社工中心工作人员赵军娥说。
统筹:石闯
编辑:古晨茜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