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已超115亿元,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11的亚洲电影。
随着影片的热映,哪吒已经从电影院里红到了四面八方——有餐厅推出哪吒专属菜谱,“干煸鱿鱼须”广受好评;线上线下多款电影周边产品人气爆棚,迎来抢购潮;就连天津老牌特产藕粉,也趁东风迎来“第二春”。
《哪吒2》背后的公司股票,更是在春节过后的8个交易日里,6个交易日涨停,文化指数上涨了38%。吒儿的“钞”能力,究竟有多强?
电影带火相关美食
天元鼎里烤出的章鱼腿,太乙真人的火锅,殷夫人做的酱肘子……《哪吒2》大爆后,电影里的美食元素也意外出圈。各地商家围绕“哪吒”主题开发餐饮项目,让游客在“饱眼福”的同时,也大饱口福。
四川宜宾一家哪吒主题火锅店,店内带有混天绫等元素的装修设计风格引得不少人驻足拍照。菜单上以哪吒为元素开发的套餐,是最近食客点单最多的。
在天津这家酒店的餐厅里,记者看到一份新鲜出炉的“哪吒”菜谱:“太乙手撕鸡”“混天绫拌海草”……在这当中,最受食客欢迎的是天津特色菜“干煸鱿鱼须”,许多游客看到菜单,就会想到说天津话的章鱼将军被天元鼎烤熟的场景。
衍生品市场迎来“抢购潮”

“跟着吒儿去旅游”
一口四川方言的太乙真人,天津方言的陈塘关百姓,就连“章鱼哥”也说天津话,这样的设计不仅给角色增添了许多幽默感,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更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在影片外,“跟着吒儿去旅游”的打卡方式成潮流。
天津陈塘庄此前一直有“陈塘关”的地名,流传着“哪吒闹海”的传说。在《哪吒2》中,陈塘关百姓和龙宫将士等角色使用天津方言配音,也让“哪吒”和天津的联系更加紧密。天津文旅趁热打铁,推出了多条“哪吒”主题体验线路,客流量增加了近30%。
在四川宜宾的哪吒行宫、哪吒欢乐世界等景点,络绎不绝的游客沿石梯而上,在哪吒洞听讲解,在游乐园体验游乐项目。
在河南西峡县,每年都有来自全球的游客到这里参观哪吒庙。电影上映后,西峡县专门开展了以《哪吒,跟我回西峡老家》为主题的促消费活动,多个景区推出联合优惠活动。当地文旅部门表示,电影上映后,全县各大主要景区游客量同比都有所增长,综合收入增长13.2%。
随着《哪吒2》票房的持续攀升,影片主要出品方光线传媒的股价也随之持续大涨。
春节假期后7个交易日内,光线传媒股价走出“7天5板”强劲走势,市值从1月27日约280亿元暴增至2月14日的1019亿元。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坦言,这样的表现无疑是对《哪吒2》票房成功的直接市场反馈。
伴随影片持续热映,院线端单日排片占比稳定在35%以上,衍生品销售突破8亿元,数字内容授权收入超3亿元,显示出优质内容对产业链的全面带动能力。
截至2月4日,光线传媒已确认9.5亿至10.1亿元的营业收入,相当于其最近一个财年总营收的半数以上,印证了头部IP对影视公司业绩的强大支撑作用。
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号)
统筹:王长善
编辑: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