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来集镇马沟村位于新密市区东部,总面积3.7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组,680户,3100多口人,荣获省级党建示范村、河南省民主法治村、“五星”支部等称号。近年来,马沟村结合本村实际,充分挖掘资产、资源优势,村党总支书记马万治的带领下,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如盘活土地,经营土地增收;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发展仓储及冷链物流,租赁厂房增收;成立物业公司,承揽垃圾清运处理、生态建设工程、土石方工程等增收;建设集体经济产业园,发展耐材产业、冷链物流及食品产业等壮大集体经济等,探索出一条复合型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

建强队伍,团队运营,激活集体经济新动力。2019年,马沟村完成“三变”改革,成立了马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确立了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新体制。2023年,为适应“和美乡村”建设需要,马沟村成立专职运营团队。目前成员十名,由村党总支书记、原村干部、村民组长等懂经营有公心的“新农人”组成,明确各自分工,运营好合作联合社下面的实业有限公司、物业公司、劳务公司,管理好村级集体资产、分配好集体收入。作为村里的经济组织,马万治兼任理事长,负责合作社总体规划。对新上项目投资30万元的豆腐厂和投资550多万元的预制菜项目分别抽调2名和5名人员专职经营。马沟村首创的专业团队运营集体资产,这在新密市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盘活资源,土地入股,扩宽集体经济新渠道。马沟村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清理郑州晶华耐材有限公司、郑州维通电熔耐材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所占用的集体建设土地240亩,全部收归集体,并以村集体土地参股私人企业的方式经营。土地收益由原来的每年每亩800元提高到1400元,村集体每年收入33.6万元。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1000余亩,建成马沟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增加村民收入达100多万元。其中投资3900万元,与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河南盛华食品有限公司,现厂房已完工,建成后,可吸纳500人就业。

创办公司,市场运营,探索集体经济新模式。2019年8月,马沟村创办创收实业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51%,村民占股49%,村民以股民身份现金入股户数达到87%以上,逐步搭建起“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经过市场化运营,当年实现盈利50多万元。物业公司一方面依托辖区内市属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承揽垃圾清运处理、生态建设工程、土石方工程等,当年盈利20多万元。另一方面,抓住机遇,入股分红。发动村民筹资120多万元,入股河南贸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村集体和村民股东连续4年获得30万元的股金分红。2019年,村集体就定下了“1126+5”的集体收入分配模式,即集体经济收入的10%用于村干部工资补贴、10%用于村里福利发放、20%用于后期发展资金、60%用在入股股份分红。在个人入股方面,群众入股资金五年回本,第一年拿出集体收入10%、15%、20%、25%、30%,每年递增5%,实现5年回本。截止到2023年底,分配模式执行到位,社会影响良好。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做强集体经济新高地。马沟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产业。2020年至2022年,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吸引村民投资830万元,在毗邻省道附近建成83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并通过对外出租,实现收益71万元。2021年4月,争取财政扶持资金和村民投资共计760多万元,建设仓储产业项目,总建筑面积3900多平方米。2021年8月,投资1100多万元建设冷库产业项目,建筑面积5085平方米。冷库对外出租每年收取租金105万元。2022年至今,依托河南原动力耐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川嘉冷链物流、冰锋冷链物流等项目,建成郑州市第一个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

项目引领,产村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马沟村整合大型农业企业、旅游资源、电商平台资源等,将乡村特色农副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进行品牌设计、包装,转化为市场商品、旅游商品、文创礼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从“生产”转向“营销”,从“做产品”转向“做渠道”,从“优质”转向“优价”,叫响“马沟葡萄”等农产品。抓住生态建设这个千年大计,把荒沟变成良田绿湖,建设30余亩的富裕湖项目,120亩的农业经济产业园,30余套民宿连体别墅等项目,打造良田美景“新马沟”。同时,继续扩大集体经济产业园规模,优选入住产业园企业,实行综合排名,配套相关激励政策,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薛璐 通讯员 张虎 李有福


统筹:陈静
编辑:闫佳佳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