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书中,也是一场心灵的旅行。

​——题记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这句话的理解,我是通过读书真的懂得了她的意义。

幼小的我不知道什么是读书,但是对一切有着图画和文字的纸片有着某种莫名的喜欢。妈妈喜欢戏剧,她有许多花花绿绿的“画画书”里面有许多图画和唱词,我听妈妈高高低低的唱,不由得被那各种不同发音的小“疙瘩”好奇起来,就缠着妈妈教我,于是那些“一”“二”“人”“口”等字就印入我小小的脑袋里,我不懂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妈妈就教我看那些花花绿绿的图画,于是妈妈的唱本就成为了我最早的启蒙读物。我也开始了最早的画中旅游。

随着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我开始不满足于看那些画本。于是家里的一切有字的东西都成为了我的“读物”。妈妈看我这么喜欢就在一个满溢着花香的季节带着我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地方——新华书店。我一走进书店,眼睛就不够用了,前面看看是高高的书架,上面满是各种奇异的画面和大大小小的方块字,我努力踮起脚尖从中抽出一本《苦儿流浪记》,翻开来里面那精美的图画和油墨的香气让我一下子沉醉在了其中,就那样随意的坐着,一页一页的看下去,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有时候觉得满心欢喜,不由得吃吃的笑,有时候觉得满脑子悲哀,禁不住泪流满面,似乎这世界只有我和苦儿。似乎过了好久,有人拉了我一下,我一看妈妈正满脸奇怪的看着我:“你傻了吧?又哭又笑的!”我听见妈妈的话不由地脸一红,原来周围好几个人正用奇怪的眼光看我,我赶紧拿书挡着脸,拉着妈妈逃也似的拐到另一个书架字后面去了。我不敢在这里看书了,就央求妈妈给我买几本回家看。那一下午虽然风还是有点凉凉的,但是我丝毫没有觉得,只觉得那风里带着花香,空气里似乎都是那小块的字在飘来飘去,吸引着我去读懂它们。

后来在去市里逛街,我就再也不是妈妈的小尾巴了,任凭她们去商场逛花衣服、新鞋子品美食,我都没有一点儿兴趣,心里巴巴的期盼着早一点走到新华书店的那条街,因为那里有我魂牵梦绕的一排排的书,一本本有趣的故事。只要进了那座大楼,我就成了一个书虫,钻进去,啃起来,直到两眼酸涩,还忍不住要再揉揉眼多看一会儿。慢慢的上学了,长大了,我的爱好依然如故,书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每次妈妈给的零花钱我都偷偷攒起来,为的就是那一本本的书!

后来,我家搬到了街上居住。这儿距离村委很近,偶然的一个机会我知道这里居然有一个“农村书屋”,从此以后这儿就成了我放学之后、星期天、假期里的“秘密基地”。只要拿起书来,我就忘却了一切,甚至有几次过了吃饭的时候,挨了妈妈好一顿数落。唉,还能说什么呢,谁叫我这么喜欢读书呢!

上了中学以后,我的功课慢慢多起来,我有时候很想像小时候那样钻进书堆里看个天昏地暗,但是我的内心告诉我,只有把功课学好了才被妈妈允许看书啊!这个时候我最快乐的就是放假,因为只要放假老师总会要求我们去阅读,这时候我就大胆的把书放在书桌上,床上、甚至是餐桌上,可以随时随地的读,随心所欲的看,因为我有老师的尚方宝剑呢!

就这样,我从小小的图画书看到儿童绘本,又从薄薄的小书看到厚厚的大部头。从《白雪公主》看到《伊索寓言》,从《小桔灯》看到《红楼梦》,一本本的书在我的手里成了翻卷的烙馍,一本本的书在我屋里堆积成了书山。在这里我和冰心看到儿童的童真,在这里我和尼莫船长探寻海底自然的奥秘 ……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行的路;书是桥,读书连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帆。

走进书中,和许多人一起旅行……

我不曾故意的接近它,它却足以吸引我前行。

我不曾有意的丰富它,它便能让我的心充实……

书,就像一节节朴实的台阶,指导我走进智慧的殿堂,带领我踏上遨游知识的旅途。

​(李梦珠 巩义市河洛镇实验学校)


编辑:刘婷婷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